圣灵眷恋的地方 从美丽的香格里拉游玩回来至今已三年。然而雪域高原湛蓝色的天空下神圣的雪山、七彩的经幡、白色玛尼堆、广阔的草原及其草原上成群的牛羊与盛放的狼毒花,时常萦绕在我的梦境里,穿梭于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的地平线上。当我于静夜深处,在古木卓玛《美丽的香格里拉》轻快悠扬的旋律中,于电脑前敲下这个标题时,逆流的时光之河又将我的思绪牵向圣灵眷恋的梦幻之地——美丽的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滇、川、藏三省交汇处。沿着滇藏路行至松园桥,幽深的峡谷底金沙江滚滚的江水一路奔涌而来,过了松园桥就进入迪庆州的地界了。车路沿线映入眼帘的便是连绵起伏的典型藏式建筑,檐墙上有圆形和半月形图案,象征天上的日月星辰。香格里拉藏语即为“心中的日月”,神秘的藏区是藏民心目中纯洁而神圣的栖居地与至高无尚的精神家园,彰显着藏民对自然万物的敬畏、尊重与信仰,诠释着人类平等、自由与和谐的最具有普适性的核心价值理念,诗意般栖居于此的藏民们静享这片“世外桃源”阳光的沐浴与雪山的恩赐,在圣灵的关照下世代延续,生生不息。 车在旅途。车载藏歌一路飘荡。透过车窗远眺,沿途的风光天然绝美。近处清澈的溪流静静地流淌,连绵的雪山亘古悠远,千年一盼,仿佛听得到雪山圣灵呼吸的声音与神圣的召唤。当到达小中甸,眼前人间仙境般的景色令我震撼不已:高原的天空高远而湛蓝,蓝天下广阔的绿草甸、弯弯曲曲的清澈溪流、火红绽放的狼毒花、粉红色的杜鹃花、苍翠的原始森林及其远处洁白的雪峰,构成一幅立体的田园牧歌式的天然画卷。再于草场上点缀着宁静的藏族村庄、古老的青稞架、悠闲的牛羊,还有七彩的经幡,白色的玛尼堆,风光旖旎,美到极至,让游人沉浸其间,流连而忘返。 到达香格里拉城区时已是黄昏,落日的余晖映衬下的古城分外美丽。华灯初上,城市一片霓虹。漫步在古城干净整洁的街道,凉风习习,城市的夜色妩媚而妖娆。现代化的建筑装点世代流传的传统图案,古城的建筑愈显藏族先民文化积淀之深厚,这片圣灵眷恋之地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资源,神奇灵秀的自然山川,古老厚重的民族文化积淀,孕育出香格里拉各民族善良、旷达的性格,使得这一地区的民族风情独具魅力。行至广场,当悠扬的藏歌响起,广场上已不约而同地聚集了无数身着藏族服装的藏民,他们伴随音乐粗犷而豪迈的节奏,衣袂飘飘,尽情地翩翩起舞。藏族儿女能歌善舞,动听的音乐和灵动的歌舞背后表现了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一种宁静和谐的境界的向往。眼前精彩的歌舞表演,足见一个民族强大的凝聚力、一种昂扬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令人振奋不已。 漫步香格里拉大街小巷,忽然想起曼彻斯特大学博士欧白恩说过的一句话:“现代人缺乏对人类前途的关怀,不管是什么理由,我们对于追求精神层面所做的努力,远比不上对物质发展的追求。这是人类的大不幸,因为只有在精神层面得以发展的前提下,我们的潜能才能充分地发挥。”香格里拉这片纯洁的土地是世上难觅的天堂,她以雪域神奇的自然景观魅力、圣洁而虔诚的宗教情怀及其神圣的藏传佛教信仰为内核,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道自然观,使人个体的精神在与自然的对话交流中得以充分的释放与施展,进而从审美的关照间抚慰着每一颗疲惫的心灵,香格里拉成为让心灵皈依的最佳绝境,返璞归真。 耳畔依旧回荡着古木卓玛《美丽的香格里拉》优美的旋律:“听说你很遥远, 在那失去的地平线,天空是纯洁的雪山, 草原是花朵的天堂; 听说你很遥远, 在那大雁落脚的地方, 湖水是高原的眼波, 江河是生命的源头。噢.......美丽的香格里拉,你是心灵回归的乐园, 每一段光阴讲着最美的故事。” 噶丹·松赞林寺 噶丹·松赞林寺,又称“归化寺”,是云南省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也是藏区格鲁教派久负盛名的一座古寺,地处迪庆州香格里拉城区境内佛屏山下,因其外观布局酷似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又有“小布达拉宫”之称,在整个藏区享有盛誉,被称为“迪庆第一寺”。 怀着一颗虔诚的心灵,踏上藏民纯洁的朝圣之路,一切都是自然宁静而神圣的。 当我们走下旅游班车,映入眼帘的便是超然于尘世之外的高远景象:雪域高原湛蓝色的天空漂浮着朵朵白云,一组庄严的庞大建筑群坐北朝南依山傍水而立,错落有致,金碧辉煌,颇为壮观。佛屏山下便是著名的女神白登拉姆的寄魂湖——拉姆央措神湖,湖水清澈宛若一轮明月,蓝天白云和远处的青山倒映在湖水中,恰似一幅写意的山水画卷,景色异常地幽美。湖畔湿地草色青青,黑颈鹤、黄鸭等水鸟栖息其间,又为静止凝定的画面增添了些许灵动的气息。 穿过寺院大门,边听导游解说词边沿着层层台阶拾级而上,走走停停看看想想,心灵不禁为之一静,深受佛法洗礼。隽刻于玛尼堆上的六字真言和大型的转经筒,令如织的游人印象极其深刻。历史悠久,驰名滇、川、藏区的黄教古寺松赞林寺,创建于1679年,是清朝康熙皇帝和五世达赖所敕建的藏区十三林之一,寺院格局与藏传佛教建筑样式相同,松赞林寺的扎仓、吉康两大主寺建于最高点,居全寺中央,两大主寺之下台阶左右小寺林立,错落而有致。大寺坐北朝南,为五层藏式雕楼建筑。主殿上层镀金铜瓦,光彩熠熠。寺院外围筑有椭圆形城垣,中心主殿外观瑰丽而壮观,殿内喇嘛诵经的景象自成一道亮丽的风景;大型壁画色彩斑斓,讲述一些史迹和典故,佛教故事的背后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高处主建筑群上空盘旋着几只乌鸦,偶尔叫出几声,回荡在寂寥的原野之上,旷古久远。 登上扎仓主殿远眺,藏语意为“圣母灵魂湖”的拉姆央措湖尽收眼底,它是一个在神界非常著名的湖泊。据说信徒们站在扎仓大殿顶上同时观看拉姆央措湖,所见的景象却各异,有的还能从湖底影像中看到自己的前世今生,非常奇妙。拉姆央措湖中的玛尼堆有着它特殊的意义,它与对面的山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山上的平台是专供寺院里的僧人圆寂后进行天葬的地方,在进行天葬时,僧人们便到此小岛上的玛尼堆边为死者诵经超度。天葬源于印度,但在藏区却融入了藏族自己的理念与方式,表达的是藏传佛教的慈悲和空的理念,成为一种富有藏族本土特色的丧葬习俗。它属于佛教布施行为的一种特殊方式,死者将自己最后一点东西——死亡了的肉体奉献给天葬台上的有形的秃鹫和那些无形的神灵,在天葬中人们借助兀鹫实现了肉体的解脱,从而达到灵魂的升华。 当我们沿着被誉为是天国的阶梯的台阶往下踏上归途时,偶遇一位藏族老阿妈朝圣归来的情景,让我深深地震撼不已。她先呈立正姿势,口中一边念六字真言,一边双手合十,高高举过头顶,然后行一步;双手继续合十,移至面前,再行一步;双手合十移至胸前,迈第三步时,双手自胸前移开,与地面平行前身,掌心朝下俯地,膝盖先着地,后全身俯地,额头轻叩地面。再站起,重复一连串的动作……我无法想象漫漫朝圣之路她得经历多少的艰难险阻,而正是无数朝圣者虔诚而不畏艰险的精神,使他们在朝圣路上的心路历程得以净化,进而对宇宙、自然、生命以及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感怀,内心的纯净、善良如同蓝天、白云般澄澈、壮美! 结束松赞林寺的游程时已是黄昏。回望松赞林寺层层台阶之上藏族老阿妈朝圣的背影,在夕阳的余晖映衬之下,显得分外美丽。 洋塘曲寻踪 十月份的香格里拉天气渐渐转凉。去探寻风景秀丽清幽的洋塘曲风光的那天早晨,图登嘉措一大早便将车子油箱加满,已在我们住宿的景谷大酒店门口等着我们出发了。 图登嘉措是我和爱人在云南民族大学时的校友,多年以后相见身材略显发福,中等身材,披肩的长发,牛仔裤,上身薄毛衣外配一件夹袄,瓜子脸戴上一副墨镜,很是时尚,将民族的与现代的结合得完美无缺。早些年,出于对故土的热爱,他曾打点行囊带外地旅游团队,深入高山雪原,涉碧溪走峡谷,步履洒遍了香格里拉的雪山河谷深处;后来图登嘉措于带团的同时,在县城里开了一家餐馆,由招呼小孩的爱人经营照看,生意红红火火,一家子过得其乐融融。 车驶出香格里拉城区沿着公路前行,沿途绚丽的格桑花一路绽放。去洋塘曲有两条路,一条是顺着滇藏路走;另一条是走曲线,即沿着山间的草甸和高地绕行,图登嘉措带我们走的就是后边这条线,估计是为了避免我们去中甸已经走过的线路,另辟蹊径。 过了收费站不远,左转一条柏油路,行未几,便于高山之巅俯瞰,只见四面深山重围下的谷底,草甸广阔,村庄祥和,草场上点点牛群羊群在悠闲地啃噬着青黄的草叶。听图登嘉措说,雨季草原尽头青稞地的边缘有一股清泉从田间汩汩冒出,清澈透亮,甘甜可口,现在已是深秋时节,天然的泉水已干涸,只能欣赏香格里拉草甸上放牧牛羊的情景,足见他对此地地形之熟悉。 当我们的车辆即将到达草甸时,映入眼帘的是宁静的藏族村庄,还有几家院落里摆放着的粗大的圆柱,估计是他们正在翻建自家的老屋;村寨深处偶尔传来几声清脆的犬吠,也许是远道而来的客人打破了村庄的宁静。过了藏民的村落,便是广阔的草场,阳光静静洒落在广袤的草场上,将雪域高原衬托得分外美丽。肆意的秋风凛冽之下的草场,泛起一片青黄,于青黄的草甸之间点缀着丛丛火红的蓝毒花,一直蔓延至高山半山腰,成为一道道绚丽的浪漫风景画,令爱人惊叹不已,禁不住张开双臂,向青草萋萋的深处狂奔去,估计是想拥抱眼前壮美而广阔的草场吧。好友成义兄家的女儿小雨嘉灿烂的笑容,与身后火红的狼毒花、村庄旁的老树、古老的青稞架及其木桩栅栏,定格成一幅美丽的画面,时常萦绕在我离开香格里拉之后的悠远时光中,永生难忘。 过了村庄,穿越草甸,沿着山间崎岖的盘山泥巴路沿线前往,翻山越岭,海拔逐渐升高。然后紧接着就是连续的长下坡,到达坡底山涧深处,只见洋塘曲像天上飘荡的洁白哈达,携带着洋塘曲上游草甸上雪山、泥土和花朵的芬芳,一路欢唱向我们奔涌而来,这就是我们探寻已久的洋塘曲,河岸边浅滩上撒落着密密麻麻的鹅卵石。细观这一块块椭圆形的石头,脑际仿佛渐渐还原了他们最初的生命的姿态,它们是来源于洋塘曲上游的雪山、峡谷的高处,这些原本有着生命、有着棱角的石头,在一路奔波的生命旅途中,历经磨砺,最终变成了眼前的这番景象,观石让人思及人生,不由得心生慨叹。 过了河岸上的石桥,沿途顺着崎岖的山路一路直上,山道越来越陡,图登嘉措边给我们讲雪山的神话传说边驾车,神情显得更加地专注。沿途偶尔可以看见点缀着藏民点点白色的帐篷,牛羊群自由地出没草场林间,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和谐的农家生活图景。 翻越重重的山岭,于夕阳西沉之时,我们到达小中甸了,犹如梦幻般的世外桃源洋塘曲上游便呈现在眼前。洋塘曲汉语就是“鲜花盛开的地方”的意思,站在小中甸的草场,只见远处蓝天白云的尽头雪山绵亘,峡谷深深,草甸广阔;一条源自远方将飘向更远的远方的纯净清澈的河流,穿越茫茫的迷雾森林、广阔的草场,从独特而古老的藏族村落旁轻轻流过,田园风光优美无比。近处广阔的草甸之上神圣的白塔、白色的玛尼堆、七彩的经幡、成群的牛羊,古老的青稞架……一切都让我们美不胜收,流连忘返。 洋塘曲寻踪,一路穿越高山草甸,探溪涉谷,视觉的感受,心灵的落差,真是难忘! 情醉属都湖 到达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森林公园时邂逅了一场绵绵的秋雨。景区门前高悬的七彩经幡在飒爽的秋风中迎风飘荡,群山之间云烟氤氲,笼罩着重重的迷雾;火红的秋叶若隐若现于缥缈的云雾间,更平添了几分朦胧的诗意,宛若人间仙境一般虚幻与神秘。 普达措梵语的意思是“普渡众生,以达到灵魂的彼岸”。隶属于普达措国家森林公园的属都湖又名属都岗湖,是香格里拉境内最大的湖泊之一,位于香格里拉东北部35公里处。传说古代有一位高僧云游至此,牧民给他供奉奶酪,他见属都岗湖牛场的奶酪很结实,如同石头一样,大喜,于是祈愿道:“愿这里的奶酪永远如同石头一样的结实”,属都岗由此得名。 登上前往属都湖的旅游专线,客车穿梭在盘旋的山林间,引领我开启一场梦幻的仙境之旅。窗外秋雨连绵,视野所及一派迷蒙,令我久久沉浸于眼前朦胧的景致,已分不清是梦幻还是现实,内心游离、挣扎于现实与梦境的缺口,可待我还没有缓过神来,属都湖已在眼前——那是一片沉睡在深绿色的群山之中的清澈透亮的深蓝,湖泊四周是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湖畔草甸是牛羊成群的天然牧场,我知道自己已到“彼岸世界”了。 感受属都湖的美,需要沉淀的心情与凝滞的时空。属都湖畔悠长的栈桥就像通往彼岸的天梯,沿湖畔而走依山麓而建,一直延伸向属都湖的尽头,群山绵亘于蓝天白云的高处,浮云如同洁白的哈达,凌空曼舞。怀着恬淡的心情,轻轻地踏上栈道,此刻雨已停歇,云雾散去,天空霎时亮了起来。放眼远眺,蓝天白云、群山草场倒映水中,沉淀的心情于时空凝滞之处,将眼前的景象定格成一幅写意的山水画卷,自然天成、宁谧幽深;天的蓝,衬雪的白;山的绿,映湖的蓝;山水相依,水天相接;纯净淡雅,返璞归真。属都湖的美无处不在,举手投足间唯恐错过美的景致,得且行且珍重。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之乐,就像大山一样岿然矗立,崇高、安宁;智者之乐,就像流水一样阅尽世间万物,悠然、淡泊;行走在山水间,仿佛自己已成为仁者智者,心境随万物的灵动而归于澄澈,任由思绪浮想遨游,耳畔唯有轻啾的鸟鸣、丝丝掠过耳际的秋风,淡然得可以聆听自然的呼吸与心跳,走走停停,看看想想,时光易逝,万古如斯,唯有眼前诗意的存在更显人间的真实与美好。春夏季节草木繁盛、百花盛开,湖畔四周的野花如同夜空中的繁星般点点零星蔓延开去,杜鹃花形成的花海染红整个湖面,再于绿色的牧场点缀上缕缕袅娜的青烟、点点的牛羊,好一派悠然自得的宁静景象;秋冬时节,湖畔青草泛黄,安静地摇曳在湖水的湛蓝里,忧郁而美好;群山郁郁葱葱,高大、粗壮的云杉、冷杉直插云霄,遮天蔽日;一缕缕、一绺绺,就像卓玛的秀发一样柔软垂悬的松萝,与山脚下湖面上的粼粼碧波交相辉映;湖东片片的白桦林与林间的红叶相映衬,色彩绚烂,构成一幅幅流光溢彩的诗意画面,景致优美,令我沉醉。 当我行至倾倒在湖畔、湮没在湖水中的那几棵高大的铁干似的冷衫前,不禁沉思良久。这些大树曾历经生命的繁盛与衰败的漫长过程,最后倾倒长眠于湖水中,直至腐烂化为泥沙,滋养着湖泊的水草,于生命的尽头衍生出新的能量促外物蓬勃生长。或许生命就是这样,源于自然,最后又回归于自然,万物在自然的造化中生长与消亡,不断循环与轮回。香格里拉这片人间净土充满祥和、宁静、永恒和纯粹色彩的藏族生息之地,永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适度原则,促发个体在精神的荒漠中找寻自己“心中的日月”,探求个体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绿洲”,追寻一种审美的关照与精神的回归,充盈着诗意的浪漫情怀和人生美好的追求,诠释着自然的真谛与生命存在的意义。 生命本是一场漫漫漂泊的长旅,遇见意外的美丽与惊喜,找到让心灵驻足之地,这种际遇就是缘分。情醉属都湖,恰逢一场秋雨使得探寻彼岸世界之旅更为玄幻与神秘。 走尽栈桥,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山水,美哉;天地,壮哉! 碧塔海之恋 高原明珠碧塔海是镶嵌在绿色群山中的一颗蓝宝石,湖水晶莹剔透,山色苍翠欲滴,山光水色于高原阳光的映照下,澄澈碧绿,熠熠生辉;奇秀夺目,清丽脱俗。 蓝眼睛的碧塔海呀,你为何如此般地清澈湛蓝?是因为传说中的天女梳妆时不小心失落的镜子破碎形成了高原湖泊,让你变成一块镶嵌有绿宝石的最美镜片?还是因为传说中格萨尔王传中所提及的“毒湖”,因碧塔山神灵的护佑,冰天雪地、朦胧的湖光将敌军误入湖中被淹没,让战局扭转;还是因为碧塔海塔状小岛天然绝美,而成为明代纳西族木天王的避暑胜地?碧塔海有着绝佳的自然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引人入胜。 藏语“碧塔”是“栎树成片的地方”。藏语中碧塔海又意为“宁静的海”。走进碧塔海,就宛若走进一个梦幻般的童话世界。她历经第四纪冰川西藏高原强烈抬升,经过250万年的沧桑巨变,于雪域高原深处静静遥望与默默守候,只为等待探寻美的旅程的你的到来。当我伫立湖畔,不禁惊叹天地之间竟有如此清幽秀丽、超凡卓绝的美景,如痴如醉。 半湖青山半湖水。碧塔海四周的群山植被保护完好,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中针叶林、阔叶林、灌木丛和草甸四种类型的植被密集分布;林下杜鹃、藓类植物众多;山麓草甸一直蔓延到湖畔,构成了一幅立体的天然的绿色画卷。碧塔海就沉睡在青山的怀抱中,深受雪山圣灵的呵护,湖中屹立着一座亮丽的岛屿,与周围的群山遥相呼应,岛屿和远处的青山倒映在碧绿的湖水中,天的蓝衬水的绿;山的翠映云的白;山水相连,水天一色;再于湖面点缀上几点灵动的水鸭,于西沉的夕阳里此刻正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群山、苍松、古栎与烂漫的山花相映成趣,令人沉浸其中,流连忘返。 “上善若水”。在道家学说里,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却又容纳万物。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人生之道,莫过于此。碧塔海的水至善至柔,它源于高山之巅的雪山融水和自然的恩赐,源于自然又滋养着自然万物。高原湖泊的存在还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使得这片圣灵眷恋之地风调雨顺,滋养着大地上生生不息的生物及其草甸上的牛羊,孕育出雪域高原上人们豪迈、粗犷、包容的性格,永葆对自然的尊重与敬畏之心。 探秘碧塔海胜境,伫立游船,只见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湖水中央神秘美丽的岛屿宛若一位佳人,她近在咫尺却又让我感觉很是遥远。我愿顺流而下,依偎在她的身旁,无奈游船与她擦肩而过;我愿逆流而上,找寻她的方向,却随远去的游船岛屿逐渐变得依稀模糊,她在水中伫立凝望,与我遥遥相对,相去甚远…… 在这个世界上,最为珍贵的东西就是得不到与失去,因为得不到愈显它的珍贵;因为失去而愈显它的弥足珍贵。碧塔海之恋,最恋她的遗世独立、与世无争的默默存在的姿态,那是一种宁静的优雅、澄澈的清纯、亮丽的美好,令世人无比的向往。而之所以碧塔海总是保持住了最为天然的原貌、没有遭受外界人为的破坏,就在于人类都有一颗爱美之心,保护自然环境、呵护心灵家园,让自然万物在天地之间永远年青,不断焕发出其自身的恒久魅力,慰藉着每一颗赤子般的心灵,让心灵拥有一处精神的皈依之所,反观自然,从中找寻真正的自我,以最佳的状态存在于天地之间,独与天地之精神往来,不敖倪于万物,超越现实的羁绊与个人的局限,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碧塔海啊碧塔海,我曾把你亮丽的身影放进窗口,定格为时间最美的风景;我曾把似水流年剪成时光,婉约为世间最美的青春。驻足岁月的彼岸,放牧思想,浅笔静开,那些走过的梦与痴、笑与泪,于悄然的岁月中呢喃为一杯沉香,亘古芬芳。沿途的风景如诗如画,但我不是归人,只是个过客,漫长的寻梦之旅,只是为心找一个出口。 碧塔海之恋,如梦似幻的人生,须于绚烂华章中走出繁华璀璨的风景来!(李文义 图登嘉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