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钦县:特色文化旅游富了藏家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9-24 14:52:46

  雪山儿女能歌善舞

  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是旅游业的重要卖点,德钦地处藏汉文化交融地带,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7.3%,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过程中,创造出了独树一帜、灿烂芬芳的民族文化。居住在那里的藏族、傈僳族等民族同胞,祖祖辈辈传承着“人生如歌,笑对生活”的生存理念,不管怎么劳累,他们闲下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用高亢的歌声、欢快的舞步来驱除疲劳,抒发对生活的热爱,因此德钦素有“弦子之乡”、“歌舞之乡”的美誉。

  一进入德钦县的南大门奔子栏镇,我们就感受到了浓浓的文化氛围,镇文化站组织的演出队正在给游客们表演《藏家娶新娘》等充满民族风情的节目,他们的表演独具风情,精彩绝伦,游客们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20多个节目看完了,大家还意犹未尽。

  在镇文化站里记者看到,阅览室、排练室、摄像机、电脑、架子鼓、电子灯等一应俱全,灯光球场、水泥看台干干净净,图书馆藏书2600多册。文化站干事那列如数家珍介绍说:全镇业余剧团演员30人,这些年除了重点围绕旅游服务外,每年为群众演出不少于6场,10年来坚持义务送戏下乡,有力地推动了全镇的民族文化建设,许多农村的孩子借助这个平台,从大山里走向城市,在宾馆饭店里歌喉一亮,掌声四起,收入颇丰。奔子栏业余剧团1999年10月应邀赴日本访问演出,2001年1月出访马来西亚,还先后参加了世界旅游节、香格里拉艺术节开幕式演出,声名鹊起,得到了很高的评价。镇文化站由于工作实绩突出,不但被省精神文明指导委员会列入“百县乡镇宣传文化工程”,更重要的是他们丰富了当地旅游产品的内容,给游客带来最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大餐。

  雪山儿女生活幸福

  藏民族特色浓郁的一排房屋错落有致地显露在晨曦中,与银色宝剑般晶莹透亮的梅里雪山遥相呼应。我们坐进卓玛开的饭店里取暖、喝酥油茶,此间还不断有顾客光顾。卓玛直爽地告诉记者说:“梅里雪山给我们带来财富,我一家人一年能挣八九万元呢!”

  德钦县升平镇飞来寺村由于气候冷凉,缺水,藏民耕种的土地绝大多数是高挂在半山腰的偏坡地,过去多年全村近200口人一直摆脱不了贫困。而现在,原先低矮破旧的土掌房几乎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宽敞漂亮的藏式新房。村民都吉大叔自豪地告诉记者,现在所有的村民都在发展旅游业,用自己特有的民族文化传统发家致富,每一户每年最少也有2万元的收入。

  旅游文化开发使许多藏族农牧民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生活模式。梅里雪山脚下澜沧江岸边的明永村,有50多户人家,过去就连买点盐都要出几身汗翻山越岭才行,现在旅游公路通到了村里,全村组织起了150多匹马参与旅游服务,10多户人家开了饭馆、旅馆、民族文化商店等,家家户户的日子都好了起来。

  在澜沧江边的燕门乡茨中村,生长着2亩100多年前由法国引入的据说是世界绝版的“玫瑰蜜”葡萄品种,县里以此为母本,在澜沧江两岸和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推广种植,已种下了5000多亩,现在逐步进入盛果期,一些农户种植面积超过了10亩,靠酿制法式原汁葡萄酒年收入可达上万元。

  德钦县梅里雪山脚下的藏族群众告别了过去“自弹弦子自宽心”的封闭状态,旅游业发展起来了,文化产业财富的价值充分显现出来,并且一路飙升,甩几下长袖是钱,弯弯脚杆来钱,扯块布料是钱,削一团木头也赚钱,难怪当地藏民都说:梅里雪山文化成了世界品牌,给他们带来了滚滚财源。(记者:李毅铭)

责任编辑:和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