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美丽的雪山。 游客纷至沓来。
精彩的藏族歌舞。 关注点 梅里雪山脚下的藏族群众通过发展与旅游相关的各种民族文化产业,告别了贫困,迎来了幸福新生活 旅游商机的促动,让底蕴深厚的梅里雪山文化得到了发掘和传扬,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焕发了新的生机 早晨6时,天刚蒙蒙亮,梅里雪山正对面的飞来寺观景点已经聚集了200多位中外游客,等待着观赏激动人心的雪山日出。晨光中,七八个藏族妇女已经早早地开始忙活着她们的小生意,正热情地招呼着外地游客。许多游客都向她们购买了祈福的纪念品,制作精美而又具有雪山藏地文化风味的各种小商品受到了大家的欢迎。神奇的梅里雪山不仅吸引来了众多的游客,也让山脚下的藏家儿女在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能使其转化为经济效益,日子越过越红火。 雪山儿女心灵手巧 千百年来的生活实践,梅里雪山下的藏民创造出了一套适宜于自然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他们的衣着、用具、房屋以及制作酥油茶、揉糌粑的工艺等,与其他民族迥然不同,这也正是德钦最大的魅力所在。 在德钦县城,记者遇到一群游客在藏族姑娘卓玛开的服装店里选购藏装,先来的顾客见到又有人来光顾,以为要和她们抢购,马上把店里不多的几件衣帽都抓在手里,全都买走了。卓玛说,她制作的既是藏装,又是民族工艺品,随着游客的增多,生意越来越好,去年从外地批发来的一大卡车布料快要用完,过几天又要去进料了。她还自豪地告诉记者,她的主顾除了有国内北京、上海、广州、天津、贵阳、昆明等地的客人外,还有来自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外国游客,她做的藏装已经卖到国外去了。卓玛和她的同行们延续着传统的民族手工艺,借助旅游热,把古老的民族传统工艺赋予新的内涵,随着游人的脚步,远走他乡,摆进大雅之堂,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这里悠久的民族文化。 在奔子栏村,记者走进藏民扎巴家,他家几代人都擅长制作藏式折桌、糌粑盒等,他自己的家里装饰得富丽堂皇,两院总面积为1000多平方米的藏式房屋,雕梁画栋,充满藏家风味,而各色家用电器也一应俱全,主人家的生活在延续传统中又透着现代的气息。主人家介绍说,一家人都是靠加工木碗、折桌等当地藏族传统家居用品谋生的,近年来随着旅游升温,这些原本是藏民家中普通用品的物件成为了广受游客欢迎的手工艺品,所以他家的生意也是做都做不完,这座漂亮的大宅子就是靠这些以前觉得不起眼的小物件挣来的。 据介绍,奔子栏村从事民族工艺品加工的人家有80多户,年产值接近千万元。8年前,扎巴看到中外游客蜂拥进梅里雪山,便带领全家人重拾祖传的手艺,从别人手中把粗料收购过来,经过无数道整形、打磨、上彩,就成了既实用又美观的工艺品,远道而来的客人通过销售门市,直接找到家中,一是欣赏,二是购买。如今,扎巴还带出了10多个徒弟,有些弟子的手艺超过了他,挣的钱比他多。如今,村民都认识到,游客看中的不但是他们的手艺,更重要的是他们做出来的手工艺品中所蕴含着的文化内涵,所以他们现在在制作手工艺品的时候都更加注重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表现和展示。扎巴说,想不到民族文化也是巨大的财富,这是老祖宗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我们一定要把它发扬光大。 藏族汉子洛桑扎西经营的德钦县民族用品开发有限公司,主要开发生产旅游民族文化产品,是一个集设计、生产、营销为一体的富有藏民族文化特色的民营企业。洛桑说,他家祖祖辈辈传承着藏银制作工艺,现在已是第14代了。他的产品在造型上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特色,并汲取了藏族青铜、响铜和中原青铜文化的宝贵艺术营养,博众家之长为己用。工艺上,他把藏族古老的雕塑技艺和现代先进技艺相结合,在充分体现各种金属配方和着色特点的前提下,辅以简洁精练的装饰图案,使产品达到艺术的完美统一。他的作品曾荣获“全国工艺美术优秀作品奖”,并被国家博物馆收藏,他本人也被省人事厅、省文化厅、省乡镇企业局授予“高级工艺美术师”称号,还被评定为高级工程师技术职称,而公司目前年营业额也达到了100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