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最早照耀的地方,是东方的建塘,人间最殊胜的地方,是奶子河畔的香格里拉。”自从英国人詹姆士的小说《失去的地平线》问世以来,作品中所描绘的香格里拉曾引起无数人的向往,据考证,香格里拉实质上就是指云南的迪庆藏族自治州。 迪庆处于国家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的中心地带,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西北边与西藏自治区为邻,包括香格里拉(中甸),维西,德钦三个县,其中香格里拉县为其首府。全州面积23870平方公里,共有29个乡(镇)、184个行政村(办事处)。迪庆藏族处自治州境内共有26个民族,全州总人口37万人。境内有许多高耸入云的大山,著名的云南第一高峰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为藏传佛教的朝圣地,位居藏区八大神山之首,其余环立着太子雪山、白茫雪山、哈巴雪山等。 迪庆州由于垂直气候明显,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资源丰富。据统计,有种子植物5000种,其中不少是名贵药材和珍奇观赏植物。有野生哺乳动物89种,其中有列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滇金丝猴、野驴、雪豹、金钱豹、斑羚等:野生鸟类170种,包括黑颈鹤等一类保护动物。 由于平均气温低,日照长,昼夜差大,特别适合高山花卉等植物的生长繁育。迪庆州的花卉品种繁多,仅杜鹃花就有200多种。兰花、报春花、雪莲花、龙胆、百合、绿绒蒿等珍贵的花卉植物到处都有分布。野生食用菌136种,其中高级食用菌松茸、羊肚菌、鸡油菌等林副产品是迪庆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
特殊的地理构造造就了迪庆奇妙的自然景观,从颇具江南特色的金沙江畔到白雪皑皑的雪山峡谷,能使人在一天之内“走”完世界各类气候风景带——“雪飘六月瓜果熟,冰冻三春看杏花”的“迪庆现象”,令游人叹为观止。“一线中分天作堑,两山夹斗石为门”——虎跳峡:“天下第一奇观”——长江第一湾;“仙人田”——白水台;“高原明珠”——碧塔海;“黑颈鹤的乐园”——纳帕海;滇金丝猴灵灵的故乡萨马阁:“雪山之神”——卡格博峰,香格里拉大峡谷群——各类气候生态现象兼容并存的奥秘之库。 “香格里拉”是1933年英国著名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在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中所描绘的中国西南部藏区一个永恒、和平、宁静之地。它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表达了人类寻求和平、文明与幸福的强烈愿望。半个多世纪以来,“香格里拉”始终是世人所神往的地方。直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多种证据才表明:香格里拉就在中国云南省的迪庆藏族自治州境内。1997年9月,云南省政府根据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向世界宣布:世人寻觅了半个多世纪的香格里拉就在云南迪庆。2001年12月17日,国务院批准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在“香格里拉”品牌的推动下,迪庆藏族自治州迎来了旅游业大发展的黄金机遇,每年有百多万人次的海内外游客到香格里拉旅游。 州府香格里拉,是云南省最大的牧区,草原千里,广袤无际,芳草青青,牛羊悠然戏逐在草原深处,粉白色的民居,散点状分布的村落,在随风起伏的草甸或密林之中时隐时现;飘香的酥油茶,宛如五彩云朵的民族服饰,更使人难分天上人间。偶尔飘来的一曲曲牧羊女回肠荡所的山歌,更会令你如醉如痴…… 宗教文化是这块土地上最富有魅力的文化之一。藏族文化中,藏传佛教极富感染力。在寻常百姓中,从穿着到食宿,从歌舞到节日都受到宗教文化的影响。噶丹松赞林寺,是云南最大的藏传佛教庙宇,也是藏传佛教有名的十三林之一。它气势恢宏壮观,建筑群集中而错落有致,是难得的旅游胜景。 迪庆位于民族走廊地带,各民族文化交流频繁,形成了多资多彩的民族服饰和建筑。就民族服饰而言,境内藏族服饰就有七种之多,可谓“隔山隔河不同装”。而纳西服饰也有三种,可算是集纳西族服饰之大成。这里的寺庙园林,将藏传佛教的建设精华与西方现代结合得十分完美。 雪山环绕之间,分布有许多大大小小的草甸和坝子,它们是迪庆各族人民生息繁衍的地方,土地肥沃,牛马成群。在这片宁静的土地上,有静谧的湖水、神圣的寺院、淳朴的康巴人,一切都如人们梦想中的伊甸园——香格里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