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台在白地峡谷西端雪山脚下,位于北纬27.5°、东经100°的交点附近。北、西、南三面靠山,向东俯瞰整个白地峡谷。白水台又称泉华台地,属于裸露地表的喀斯特地貌,是由地下水中的碳酸氢钙经光合作用还原成白色硫酸钙堆积而成,但在白水台上却形成了独特的地貌,其中心地区约有200亩见方。从上到下自然形成五个台(景区):银珠翻花、明镜映天、仙人遗田、神女显灵、银水游龙。每一景区都有各自的特点,令人惊叹之余,目不暇接。远远望去,很像一枚光芒四射、耀眼夺目的明珠,光照十里之外;从近处仰望时,更像层层玉阶直通天宫;步入其中,则仿佛置身于珠光宝气之中,突然来到龙宫玉阙……还有那碧水绿玉的池水,状如游龙的田梗,栉次鳞比的波纹,巍峨挺拔的玉女,又会使你一步一回头,一声一个叹!真是个:远望似明珠,近看像游龙;白玉满琼田,银阶通天宫。古今中外,不乏有人为它陶醉,为它倾倒。 白水台的年龄是许多学者和专家所关心的问题,也是令人疑惑不解的问题。曾有个地理方面的专家说是三十万年,有的人如获至宝,到处引用,深信不疑。我是个学文用文的,对地理地质的知识不甚了解,但对此不敢苟同。我私下估计,至少也应当有上千万年的历史。原因有四:一是全世界类似的喀斯特地貌有多处,人家有科学家在那里终年、终生研究,从未有人断言,只有几十万年。形成一定规模的这类地貌,少则数百万年,多则上千万年甚至数千万年。二是白水台地处横断山脉与喜马拉雅山主山脉之间,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有直接、间接的关系。造山运动始于距今两亿多年前,结束于一亿年前。由于地壳抬升,山体内部产生裂缝,地下水有条件融化石灰石(即硫酸钙),积累大量碳酸氢钙分解为碳酸钙和二氧化碳,前者沉积,后者升华,于是形成了地表特异的景观。我用这个观点写成了文章《白水台》,登在三十年前省科委刊物《科学之窗》上,说明有一定的科技含量。三是考察整个白水台,其范围可扩展至现在的数十倍,至少有四五平方公里,只不过现在有的成了石岩,有的长了草丛树林,有的被开垦为田地。形成这么大规模的地表,仅靠一两个泉水,至少是上百万年。更何况泉水流向十年一变,地表覆盖物层层反复加码,形成数百米厚度,没有上千万乃至数千万年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许多人研究白水台地质构造,仅仅着眼于现存的约200亩见方的华泉台地,岂非瞎子摸鱼?四是数十万年来,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脉从未发生过大的地质变化,深藏地下的水流为何突然冒出,而且在短期内造出如此这般的景观? 白水台之所以能成为中外驰名的风光圣地,奇就奇在泉水的变幻莫测的神笔妙工之上。白水台的泉水中溶有大量的碳酸钙而成为碳酸氢钙。碳酸氢钙是一种不稳定的化合物,一旦遇到稍高的温度,迅速发生可逆反应,释放二氧化碳和氢氧化合物,还原成碳酸钙沉积下来。根据这个原理,含有碳酸氢钙的泉水一经流出地表,由于有阳光直射,地表温度升高,碳酸氢钙迅速发生可逆反应,二氧化碳随水蒸发,还原物碳酸钙就呈白色微粒沉积下来,久而久之,层层加厚。泉水有荣有枯,水流有大有小,加之不断改变流向,使沉积物有机会直接接触阳光,发生光化作用而变得细密、坚硬……如此不断反复演化,使沉积物不但层层加厚,而且面积不断扩大。无水时地表沉积物下沉变硬,久之变为黑色,有水时又铺上一层新的沉积物而变白变厚,使地表形成一层又一层的覆盖面。但这种覆盖面不总是一个样子,而是全依靠地表千变万化的形状而形成各自不同的表面。沉积物层层加厚的结果,不但完全盖住了地表,而且改变了地貌,使它变得辉煌、洁白,变得异常美丽。随着泉水的不断流淌,沉积物覆盖面不断扩展、加厚,所到之处无不形成形状各异美妙绝伦的景色。当泉水轻薄而均匀地铺开并缓缓流淌时,沉积物形成平展的缓坡,形成第一台景区下沿的扇面;当泉水流入平坦的地面时,形成一个又一个泉塘,由于积水下的沉积物见不到阳光,永远是松软的微粒;而塘埂由于与阳光接触,不断变硬、扩展,使池水越来越深。而与塘埂相连的地表,永远与塘埂持平,形成平坦的地表,这便是第二台景区的形成原理。当泉水来到第三台景区时,便成为完全不同的情形,其成因也就更加复杂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