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由华谊兄弟与德法等国共同出品、被誉为“中国版《辛德勒的名单》”的战争史诗巨制《拉贝日记》终于在德国公映。上映当周,包括《明镜周刊》、《明星画报》、《焦点》周刊、《图片报》、《时代报》等在内的欧洲权威媒体全部给予了大量版面的报道。 德国前总理施密特旗下报纸盛赞“德国超级大片” 随着近年来德国本土大片的崛起以及《窃听风暴》、《伪币制造者》等严肃历史题材的走红,德国观众也越来越关注本国导演的作品。《拉贝日记》携巨大声势上映当天即引来影迷排队。导演傅瑞安·加仑伯格亲自出席了映后见面会并同观众现场交流,他表示:“很高兴年轻观众对这段历史如此感兴趣。显然,让人们关注历史的唯一方法就是感性说服。历史不仅仅存在于书本上,它就像我们此刻面对面一样真实。这也是这部电影试图做的——连接现实、历史和情感并转化成影像。”欧洲销量最大的日报《图片报》、专为信息精英服务的《焦点》周刊及面向各个年龄段的娱乐周刊《明星画报》都对《拉贝日记》给予了整版报道,著名的《明镜周报》则称“影片首次触及德国社会禁忌,以前只有好莱坞影片如《辛德勒的名单》才敢正面描绘纳粹好人形象。而《拉贝日记》虽然刻画了一个国家英雄形象,但并没有过度神化或浪漫化他”。由德国前联邦总理施密特担任发行人的《时代报》更以《拉贝日记》为契机出版了一期“德国超级大片”专题。著名德文电影网站Outnow上评价《拉贝日记》“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并深感震撼的电影。影片以其优秀的国际创作团队而吸引了广大影迷”。 “原来只知道奥斯维辛,现在知道了南京”去年以来,德国影坛连续出现了多部极具话题性的“纳粹影片”——描写集中营女看守与纯真少年之间恋情的《朗读者》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汤姆·克鲁斯主演的好莱坞商业片《行动目标希特勒》再次将刺杀希特勒的英雄事迹搬上银幕,而中德合拍的《拉贝日记》则全面表现了“黑色天使”约翰-拉贝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真实经历,不仅令德国观众看到了一个此前并不了解的“纳粹好人”形象,也令南京大屠杀这一在西方鲜为人知的二战历史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尤其是片中日军比赛杀人的“百人斩”段落和强闯金陵女校及医院搜查士兵等场面都让德国观众反响激烈,“以前我只知道奥斯维辛,现在我知道了南京。” 针对这一全新视角,导演表示,“我认为对于中国和日本观众,这部电影有重要意义,因为这个话题还没有完全结束。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寻找意义是我们拍摄一部电影的最大动力,不仅仅为了娱乐,更要以严谨的态度尝试严肃的题材。”宇飞/文 “我相信,中日之间的战争是事实,日本人在南京屠杀中国人的事情,也是绝对存在的,对我们来说,今后不是说还要去发动战争杀人,而是必须寻找途径如何来握手言和,为此我们也必须接受事实,这是个前提。”在接受专访的时候,《拉贝日记》中的日本演员香川照之表示。 在电影《拉贝日记》中,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首次以国际见证者的视角得到表现,因而影片从开拍之初就成了日本影坛“不能说的秘密”,业界人士更透露日本对所有“南京”题材的电影都一律封杀。而日本演员香川照之在片中扮演了朝香宫鸠彦亲王,这位亲王是当时日本裕仁天皇的叔叔,对南京大屠杀负有重大责任,战后因皇族身份免遭送上军事法庭。 这样一个十分敏感的角色由香川照之这样的日本顶级明星扮演令相当多的日本右翼人士不快。早在柏林电影节时香川照之就表示,在柏林当地的首映将是他最后一次在大银幕上观看这部电影,因为“必须要看,回到日本就不可能看到了”。香川照之在日本受到的压力不亚于当年在《太阳》中扮演裕仁天皇的尾形一成。提起此事,导演对香川照之的勇气大加赞赏:“如果你跟日本人聊天,你会瞬间意识到对他们来说承认这件事(南京大屠杀)是多么得困难。香川真的是最值得尊敬的一个演员,他勇敢地承担起了责任。” 曾出演《暖》和《鬼子来了》等中国影片的香川照之是中国观众最为熟悉的日本演员之一,也是日本国内的影帝级明星,去年他主演的《东京奏鸣曲》还曾获得国内国际的多项大奖。然而《拉贝日记》在国际上获得大量好评后,日本国内渐渐出现了一些批评和反对的声音,不少圈内演员直接问“为什么演这部电影”。对此,香川照之直言“非常有压力”。“在看这部片子的时候,会发现日本人真的做了很多残忍的事情。的确非常难以接受。虽然不能接受,但还是要向现代的人讲述这段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的确很偏爱这种题材的电影。” “这是个很残酷的角色。在演这部片子的时候,我同时也在认真思考和面对这段历史。看完片子后我有两个感觉,对于演员来说这是个很棒的电影,有许多美丽的镜头和景色,但是作为一个日本人来说,会很难接受这部电影。”香川照之说。(来源:新浪娱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