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得胆结石 胆结石,是胆汁中的胆汁酸与胆固醇在比例失调的情况下,胆固醇出现结晶所致。尽管胆石症的发病原因尚不十分确切,但目前已知和诸多因素相关—— (1)生活方式:胆结石是典型的生活方式病。 (2)情志不畅:胆结石是典型的心身性疾病。 胆结石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1)家族遗传:报社一位做过胆囊切除术的同仁告知,她母亲也因胆结石而切除了胆囊。 家族遗传史调查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遗传因素参与了胆结石的发生。因此,家里的直系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或子女患有胆结石者,要格外注意。 (2)妇女:胆结石“重女轻男”。据有关资料统计,妇女胆结石的发病率是男性的2到4倍。 原因是女性荷尔蒙雌激素增加了胆汁中胆固醇的浓度。女性在妊娠期,或更年期时内服激素药物的,均会因胆囊中雌激素的增加,而增加胆囊疾病的发生率。 (3)中老年人:据调查,胆结石的高发年龄为50至80岁,患胆结石者可达23%。 年龄越大越容易发生胆结石,可能与随着年龄增长,遗传基因的表达效用日益显现、长期的饮食习惯及老年人活动较少等有关。 胆结石,是一种整体状态下的局部病变,须综合防治。 ◆切胆囊有很多后遗症 一个长有结石的胆囊,往往会影响其功能的发挥,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所以在一定的情况下,医生会建议切除胆囊。但是胆囊的切除,并非像疏通河道那么简单,会出现以下问题: 1、导致消化功能问题——腹胀腹泻 (1)现象:胆囊摘除后,一位朋友说她很注意饮食,但仍经常腹泻;还有位朋友说:她没有腹泻现象,但却时时感到腹胀。 腹泻、腹胀都是消化不良现象。 (2)原因:胆囊在人体消化系统中的位置极为重要。 胆管像一条河,将肝与肠联系起来,而胆囊则是河道上的一个水库。肝脏细胞涓涓不停地分泌着胆汁,胆汁流进胆囊,浓缩(相当于肝胆汁的30倍)后暂时储存,待进餐时,胆囊收缩,将高浓度的胆汁排入肠道参加消化。胆囊调节消化的功能十分绝妙,吃高脂肪高蛋白饮食时就多排,吃素食时就少排,不进餐就不排。 胆囊若被切除,肝胆汁由肝内排出后无处可存,只好持续不断地排入肠道,白白丢掉。待进食时,尽管仍有肝脏分泌而来的胆汁,但哪有“水库”里蓄积得那样浓,那样多?身体怎能不耐受消化不良——腹胀、腹泻之苦?有的甚至连一点油肉荤菜都不能进食。 (3)对策:专家建议:疏肝利胆,调理脾胃功能。 2、出现不良刺激——肠息肉 (1)现象:一位胆囊摘除的50多岁的女士,因腹泻太厉害去检查,发现肠上长有息肉,两次检查期间,发现息肉长得还挺快,她大感奇怪。临床医生告知,胆囊摘除后发现肠息肉,现已是较多见的现象。 (2)原因:可能是次级胆酸不良刺激的结果。肝脏分泌出的胆汁中的胆酸,为初级胆酸;进入肠道后与细菌接触后,变为次级胆酸,而次级胆酸对肠粘膜的刺激,是不良刺激。 胆囊功能正常时,胆汁只有在进食时才排入肠道,空腹时,肠道内并无较多的胆汁存在,显然初级胆酸与细菌接触的机会很少,因而产生次级胆酸的量很少;但是当胆囊摘除后,初级胆酸24小时持续不断地流入肠道并与细菌接触,就会产生大量的次级胆酸。 (3)对策:专家建议:定期检查。 3、免疫功能下降——得结肠癌 (1)现象:近年来,许多欧洲学者发现,患结肠癌的病例中,其中不少病例都有胆囊切除的病史。有位专家对100例60岁以上的切胆与100例不切胆病例进行分析,发现患结肠癌的比例为12:3,十分惊讶。 (2)原因:“次级胆酸论”提示:次级胆酸能使结肠粘膜细胞有丝分裂增强,容易引起结肠癌变。 科学家现已发现胆囊具有某些免疫功能。胆囊每天可分泌20毫升的白色液体——免疫球蛋白(IgA),而且胆囊内IgA的浓度远远高于血液,具有保护肠道粘膜不受(次级胆酸等)侵犯的作用,减低了结肠癌变的可能性;若胆囊摘除,这种保护即丧失了。 (3)对策:金小晶主任建议:定期检查。 4、术后综合征——腹部疼痛 (1)现象:好几位朋友都告诉记者,本来以为胆囊切除后万事大吉了,没想到现在腹部胆处仍经常疼痛。 (2)原因:腹部疼痛是胆囊术后综合征的表现,原因是胆道术后发生了“Oddi氏括约肌炎症和运动障碍”。 括约肌,是环形管道四周的肌肉,它们的收缩和舒张,能把管道闭合和打开。 胆囊切除后,“河道”没有了“水库”,始终流满了胆汁,这让胆管壁始终处于高压状态,进而使得Oddi氏括约肌也长期处于高压状态,收缩与舒张功能紊乱,甚至发生括约肌的炎症,导致病人经常腹部疼痛难忍。 (3)对策:专家建议:消炎利胆,解痉止痛。 5、涡流学说——胆总管结石 (1)现象:胆囊切除后,常使胆总管结石发病率增高。 北京某医院对795例胆总管结石病例进行分析,发现切除胆囊病例组明显高于未切除胆囊组(425:370)。 (2)原因:当胆囊被切除后,全部胆汁每日必须经胆总管开口排入十二指肠腔内,胆总管长久受高压而扩张,致使鸟嘴状的末端变为圆顿形态,急于要排出的胆汁流在这里呈漩涡状。“涡流学说”提示:涡流现象极易形成胆总管结石。 (3)对策:中医认为胆石症的发生,是“脏腑功能失调,引起胆汁代谢异常”而病,因此金小晶主任建议:通过调理脏腑,疏肝利胆等方法,纠正消化、代谢上的紊乱,从根本上改变胆石容易生成的内环境。(来源:39健康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