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州卫生事业实现快速发展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4-19 15:13:09

  “解放前,迪庆境内断断续续开办的公办卫生院(所)只有3家,医务人员时有时无,到1949年底全州只有德钦县1人坚守岗位”。州卫生局负责人回顾迪庆州解放前的卫生事业现状时如是告诉记者。

  解放以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医疗卫生事业,把人民的身体健康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派出了大批医疗队及工作队,帮助全州各县人民群众防病治病及宣传爱国卫生知识。上世纪60年代,全州共建立了3个县级人民医院,20个区、乡卫生所,设有病床193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49人,其中,外籍人员约占70%。这些外来的医务人员除了要做好本职工作外,还得大力培训当地的少数民族医务工作者,在交通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开展上山下乡巡回医疗、种痘、接生、宣传普及爱国卫生运动知识。在这一时期,上山下乡巡回医疗的人次超过在单位的门诊人次,而且,医务人员还时常被抽去为平叛斗争服务,有的医务人员为藏区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此后,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上海华山医疗队、云南省第一、四医疗队、丽江专区卫生服务站的医务人员来到迪庆支医,分赴各县、各乡卫生院开展各类手术,从普通外科发展到胸外及脑系外科手术,内科也开始增设了检验、X光透视等辅助诊断的科室。

  到80年代,我州的医疗卫生事业更加蓬勃发展。从70年代到80年代初,大力培养本地少数民族医务人员,从各类大专院校毕业的本地民族医务人员陆续上岗到位。从过去没有一个本地大专毕业生,发展到已有从中山医学院、四川医学院、昆明医学院毕业的本地医务人员。医学设备从解放初期的一只听诊器、一支体温表,发展到现在拥有核磁共振机、大型医用X光机、心电图机、A型超声波诊断仪、脑血流图仪、心脏急救监护仪、婴儿培养箱、胃镜等大型诊断设备一应俱全,提高了临床科室的诊断符合率。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州医疗卫生事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医疗卫生队伍不断壮大,人民群众就医条件不断改善,截止到2008年底,全州属州县卫生行政部门管理的国有医疗卫生机构45个,比1957年建州初期的11个增加了4.09倍。全州医疗卫生人员达到1312人,比1957年建州初期的146人增加了8.99倍。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133人,正高职3人、副高职63人,中级职称336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029人。全州设有病床791张,比1957年建州初期的82张增加了9.65倍。平均每千人拥有开放床位2.02张。在大力改善硬件的同时,我州投入巨资构建城乡医疗保障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健康工程等一批惠及全州各族群众的德政工程的相继实施和巩固,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提供了全方位的呵护和保障。现如今,即使再偏远的山区群众看病求医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的目标,广大农牧民的生命质量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责任编辑:和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