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达的衰落 还有一个人们比较熟悉的例子,就是柯达。 胶卷时代,柯达曾占据全球2/3的市场份额,几乎成为摄影的同义词,拥有全球超过14.5万名员工,地位相当于今天的苹果或谷歌。很多人以为,柯达的衰落是因为数码相机市场井喷式增长,数码技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讽刺的是,数码影像最早是由柯达公司进行试验和研发的,到了1995年柯达公司开始制造数码相机,从那以后数码相机产品和技术才一路上升。 1975 年,柯达公司发明了第一台数码相机,但随后就将这项技术创新束之高阁,目的是保护其核心胶片业务; 20世纪90 年代,柯达的胶片业务开始下滑,它不得不开始正视技术创新问题,进入数码相机领域,并处于行业前列; 1994 年,柯达剥离了其和化学有关的业务,以此来偿付在进入数码领域时欠下的债务; 2000年底,胶卷需求开始停滞,柯达传统业务的收入缩水,并且来自亚洲的价格相对较低的数码相机开始出现,并且逐步抢占了市场份额,柯达市场份进一步减少; 2003年,柯达的转型终于开始,宣布放弃传统的胶卷业务,柯达大幅压缩化学胶片业务的投入,加大数码印刷市场开发的力度,并购了多家数字技术公司,但“江湖地位”不再,公司还是走向亏损; 2007年12月,柯达决定实施第二次战略重组,但在随后遭遇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 …… 对于柯达的不幸,人们给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而且大多数都把问题归咎于柯达领导层没能快速发现并接受其行业的新变化。但问题是,如果快速发现并且接受了行业新变化,就一定能改变柯达的命运吗?其实,柯达事件并不是低概率的黑天鹅事件,而是高概率的灰犀牛事件,当时可能无法预知危机的细节和准确的时间,但是巨大威胁的整体轮廓就摆在面前,令人无法忽视。事前对于各种各样的警示信息,是否尽早识别,提前做好防范才是关键。除了柯达,没能及时应对灰犀牛式危机的公司不胜枚举:安然公司、黑莓公司、三星手机爆炸危机……漠视灰犀牛的结果真是令人不胜唏嘘。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还有一个非常“惨痛”的案例,那就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1986年4月26日,在前苏联治下乌克兰境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一起核子反应堆爆炸事故。该事故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事故,也是首例被国际核事件分级表评为第七级事件的特大事故。最初事故原因被界定为操作人员严重违反操作规程,很多人认为这是一次“黑天鹅”事件。但是,当事故调查结果逐渐浮出水面后,才发现这次事故也是典型的“灰犀牛事件”。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反应堆本身就存在设计缺陷,1984年缺陷就已在内部被指出过, 但一直没有改进。 反应堆操作人员经验匮乏:厂长只具有燃煤发电厂的训练经历和工作经验;副厂长是核能专业,总工程师来自一个常规能源厂,副总工程师也仅仅有一些小反应堆的经验。 核电站发生爆炸后,苏联官方并没有高度重视,因此反应力迟缓,事故48小时之后,一些距离核电站很近的村庄才开始疏散。 爆炸后,现场附近已经测出了超过致命量的核辐射,但是专家却迟迟未能给出结论,官方出于群众可能过度恐慌的考虑,也未将全部真相告知群众。 …… 就这样,最终导致了惨重的后果。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这次事故造成受伤和死亡人数达九万余人,经济损失也达数千亿美元。很多潜在的风险其实早有显现,但是并未受到重视,当事故发生之后才后悔莫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