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搜索“金饭碗”,得出的名词解释是:“在古时指皇帝吃饭的碗,民间传言,能得金饭碗,一生衣食无忧矣。” 随着时代变化,如今有些一度让人趋之若鹜的“金饭碗”职业已风光不再,有些甚至沦为避之唯恐不及的“泥饭碗”。时代幸运儿们如何端上“金饭碗”?又是什么原因让“金饭碗”褪去了耀眼的颜色? 1.公务员辞职热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一位国家部委的处级官员称,他已经参加工作十余年,眼下每月到手的全部收入是5700元。 实事求是地讲,京城处长月收入5700工资的确不高(基层公务员收入更低),而且灰色收入和隐性福利也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的,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的展开,很多隐性福利都没有了,这都是难以否认的事实。 2013年被称为公务员“禁令年”,相关举措甚至细化到月饼、贺卡……这让不少早已感觉工作枯燥的公务员产生了辞职的想法。但离开依然让很多人艳羡的公务员岗位,又能去哪儿?很多人因此处于摇摆犹豫当中。 有人感叹,公务员真的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千方百计、削尖脑袋往里钻;城里的人,却因这样或那样的不如意,心生去意,中途离场。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市场经济开始繁荣,一个新的自由空间出现。一些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放弃在传统体制内的位置,转而到这一新的空间里创业经商、谋求发展,这样的行为被称作“下海”。 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的90年代,“下海”成社会最热词汇。据统计,1992年辞官下海者超过12万人,不辞官却投身商海(停薪留职、兼职)的人超过1000万人。如今屡被提及的徽商代表人物史玉柱等,就是当时从安徽省统计局辞职下海的。 进入新世纪以来,公务员考试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尤以一年一度的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为代表,数千人竞争一个岗位屡见不鲜。 2.空姐回归“服务员”本色当年,空姐的地位、收入堪比明星,但如今勉强算得上中等收入。 曾几何时,空中乘务员是笼罩着一层神秘光环的特殊职业。1955年,新中国第一次招收空中乘务员。那时民航局刚成立,周总理亲自指示要在飞机上配备女乘务员。经过学校推荐和层层选拔,16名北京中学生和两名民航局的女工作人员成为新中国第一批空中乘务员,被大家称为“空中十八姐妹”。 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民航事业刚刚迎来发展的春天,普通人想买张国内飞机票还需要单位开证明,更别提坐飞机出国旅行了。因为乘客少,民航局对空中乘务员的需求也不大,而一般人又很难达到空姐空少需要具备的身高外貌、身体素质、英语水平等综合要求,所以民航局招飞小组很少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乘务员,大多是从在校学生中直接挑选。 那时航班不多,工作也不太累。比如飞美国的航班十五六天才有一趟,到目的地还能休息几天。工资除了基础工资和飞行小时费外,飞国际航线还有驻外补贴,补贴费还挺高的。据有关报道,当年一名空姐的税后收入能达到上万元。 1997年前后,驻外生活补贴标准的降低一下子将空姐的收入拉下一个档次。但国家对空姐的飞行小时并没有硬性规定,于是不少航空公司的空姐为了多赚钱,都愿意多排班。 后来,民航总局对空姐飞行最高时限进行规定:每月飞行时间最高不能超过120小时。这项规定出台后,空姐的收入再次被调低。随着航运市场格局的变化,空乘人员逐渐从社会高收入群变成了中等收入者。尽管随着民航事业的发展,对空乘人员的需求增大,但这一岗位早已不再神秘,薪资待遇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也大不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