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端午节越来越近,最先传递出来节日信息的应该是生产粽子的食品企业,他们早早将粽子产品摆上柜台,并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对人们产生影响。 目前虽然距离端午节还有一段日子,但有关粽子的话题已经沸沸扬扬起来。 传说 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 民间有吃粽子的习惯,传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大臣屈原。在所有关于粽子的传说中,这个版本传播面最广,也最易被人们所接受。 话说公元前340年农历五月五日,楚国大夫屈原怀抱大石投汩罗江自尽之后,百姓莫不感叹哀伤,空有抱负的屈原就这样离开了楚国,实乃国家损失。所以百姓为免鱼虾侵蚀屈原,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 古书《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用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 于是,第二年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并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端午节食品。 变迁 原料与做法随时代演变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由来已久,花样繁多,在历史上也曾几经变迁。 春秋时期叫“筒粽”和“角黍”。到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 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 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那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 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清代乾隆皇帝,端午节在宫中吃了九子粽后,龙颜大悦,赞不绝口,欣然赋诗一首:“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九只粽子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并且用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五彩缤纷。九子粽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儿媳的礼物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说法。 清代诗人吴曼云也写有一首赞美九子粽的诗:“裹就连筒米宿春,九子彩缕扎重重,青菰褪尽云肤白,笑说厨娘藕复松。” 品种 奇形怪状无所不包 现在,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如今的粽子是千品百种,璀璨纷呈。现在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涵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而且仍然在不断创新。 粽子因产地不同,味道也不一样。比如广式粽子,有栗子、鲜肉、蛋黄、香菇;裹枕粽有烤鸭、香菇、栗子、鲜肉、蛋黄、米仁,其他还有碱水粽、豆沙粽、鲜肉粽、鲜肉蛋黄粽、赤豆粽等。 淮扬特色粽子为“八味八式”,正宗“小脚”白米粽、四角形红枣赤豆粽、秤砣形蛋黄栗子粽、元宝形火腿肉粽、三角形豆板咸肉粽、枕式鲜肉粽、长枕风鸡粽、菱形豆沙粽,特色鲜明。 此外,如北京的小枣粽子、山东的黄米粽子、上海的猪油夹豆沙粽子、嘉兴的鲜肉粽、湖州猪油豆沙粽、陕西的蜂蜜凉粽子、四川的椒盐粽子等都是很有名气的,历来为美食家所称道。 品种繁多,形状也不少。有小脚粽、筒粽、锥粽、菱粽等;后来粽子用菰叶、苇叶或竹箬瓣做成,形状有三角形、斧头形、牛角形、枕头形等。 文化 南北方口味大融合 郑州市民荆女士,每年在端午节前夕都忙活得不可开交,准备糯米、大枣、粽叶之类的原材料。粽子包好后,除了留下自己家享用的,其余要分送亲朋好友。荆女士以前包的粽子,是典型的北方特色,除了甜还是甜。今年,荆女士又开始准备包粽子的原材料,第一次准备了鲜猪肉、豆瓣酱、豆腐、香菇之类的新鲜原料。 “这是南方粽子的一种包法,我从电视上看了以后,就想学着试试。”荆女士说,她还在尝试包一种豆腐粽子。 如今,随着南北文化的深度融合,粽子产品也在南北交融,有喜欢南方口味粽子的北方人,大可不用动手包,到附近超市里转一圈,问题就轻而易举地解决了。一粽子生产企业负责人也表示,粽子在以前曾受到地域的局限,河南人吃河南产的粽子,广东人吃广东产的粽子,现在已经不是这样了,南北地域差异正在被打破,粽子产品也已进入大融合、大发展时代。(东方今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