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产业如何赢得信任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6-12 10:08:38

  【新闻背景】

  6月11日至20日是今年的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作为此次宣传周最重要的活动之一,第四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6月11日举行。

  良心产业为何问题频发?食品企业该如何赢得消费者信任?科技进步是食品安全隐患的帮凶吗?

  论坛上,企业、行业协会、监管部门、专家学者各抒己见。

  【核心观点】

  “政府责任就是要加强监管。”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

  “今年底乡镇监管服务机构要实现全覆盖。”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已覆盖所有省份。”

  ——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

  “去年全国查处食品质量违法案件2.8万起。”

  ——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蒲长城

  “只要你讲良心,讲诚信,付出就有回报,这是我的从业准则。”

  ——“良心油条哥”刘洪安

  “食品安全问题实际上是道德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研究室主任张云华

  “食品科研也是良心行业,不能把聪明才智用歪了。”

  ——中国农大食品学院院长罗云波

  一 问 政府监管如何零漏洞

  我国食品安全法明确,食品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但保障食品安全还需要包括政府、行业协会、科学家、媒体、消费者在内的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共同参与。

  “政府的责任就是要加强监管。当前,政府监管力度是相当强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指出。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表示,农业部将“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着力解决蔬菜水果茶叶禁限用高毒农药、瘦肉精、生鲜乳违禁物质、兽用抗菌药超标、假劣农资坑农害农等6个突出问题。农业部将下大力气在基层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检测体系。

  陈晓华说,今年底乡镇监管服务机构要在所有涉农乡镇全覆盖,到“十二五”末,全国、省、市、县检测中心(站)建设数量要达到2596个。

  “截至目前,全国共设置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点1196个,覆盖了100%的省份、73%的地市和25%的县(区)。”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表示,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已初步建立。他说,国家启动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建设试点项目,组织研究并及时公布食品中非法添加物和易滥用食品添加剂“黑名单”6批,涉及非法添加物64种、易滥用食品添加剂22种。

  来自国家工商总局的不完全统计显示,去年以来,全国工商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1599.96万人次,检查食品经营户3716.76万户次,检查批发市场集贸市场83.7万个次,取缔无照经营5.17万户,查处违法案件8.4万件。

  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蒲长城介绍,2011年全国质检系统共监测食品样品11万个,检查食品生产单位144万家次,检出不合格进出口食品2754批,查处食品质量违法案件2.8万起,重新审核并淘汰了40%的乳制品企业。

  “这不等于说没有问题、没有缺点,食品安全监管在技术水平、科学指导方面还有不足。”陈君石说,科学家的责任是为食品安全保障提供技术支撑,包括食品安全的检测和监测、风险评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力求在这些方面提高水平。


  二 问 企业诚信怎样得人心

  本届论坛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发言人,他就是最近因坚持不用复炸油而走红的保定“油条哥”刘洪安。

  “现在,大家都叫我‘良心油条哥’,其实我没那么高尚。我炸油条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无非就是三点:一是从正规油料、原材料公司购买原料;二是保证每天都是新油;三是废油倒进专业环保机构的回收桶里。”

  刘洪安淡定地说,这些谁都可以做,就看他愿不愿意做。“我现在做的只是一件普通正常的小事,那就是用良心经营。我认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不能做对不起别人的事。只要你讲良心,讲诚信,顾客就能看得到,付出就能有回报,这就是我的从业准则。”刘洪安的话语朴实,却拷问着我国食品行业的道德底线。

  食品生产经营中的不诚信是我国当前食品安全领域的突出问题之一,这不仅表现在种植养殖、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违禁物质、故意添加非食用物质的违法犯罪行为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也表现为违规操作造成的食品安全隐患。

  由于食品安全监管不可能做到“一对一”、“人盯人”,因此,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诚信、良心就成为了食品安全最基本的保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研究室主任张云华指出,对企业、企业家、食品从业者而言,道德和信仰是最高层次的关键性的问题。现在暴露出很多匪夷所思的食品安全问题,实际上并不是技术上的问题,也不是规则问题,而是一个道德问题。

  “诚信是第一位的。没有诚信,就不可能有安全的食品。”陈君石说,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食品安全问题会和我们的社会发展长期共存,不是三五年就能彻底解决的。

  所以,他认为,政府、科学家、食品生产经营者和媒体等应该广泛传播诚信的生产经营理念,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共同铸造食品安全诚信的社会基石。

  国务院食安办主任张勇认为,道德是可以弘扬、提倡,并大力宣传营造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食品安全宣传周非常有必要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三 问 食品科技能否去隐忧

  在食品科技进步的今天,人们享受美食时,也会遇到因科技进步带来的诸如添加剂、转基因等食品安全隐忧。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有的科学家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提升食品的质量和安全,给人类带来福祉,但也有的人利用科学技术制假售劣,给人们带来烦恼损害。

  对于食品领域的技术创新,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食品安全监管司司长徐景和看来,一方面要支持创新,另一方面,也要坚持依法创新。“在法制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绝不是科技自然价值简单的释放,科技创新必须在法制的轨道上推进。”徐景和指出。

  同时,技术创新必须坚守安全底线,新原料、新技术、新方法的使用和推广,无论是应用于食品生产领域,还是食品安全监管领域,都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徐景和说,实现食品安全根本好转,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要充分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来不断地提升食品产业水平,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不断提高食品的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水平。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罗云波提醒,食品的科学研究跟食品生产者一样,也是一个良心行业,不能把聪明才智用歪了,去开发那些不安全的食品,或者是为了牟取暴利制假贩假。在罗云波看来,这是最基本的道德,也是科学工作者的底线。

  同时,罗云波指出,食品科学工作者要传播正确的食品安全信息,让消费者知晓哪些食品安全,哪些食品不安全,这是一种社会的责任。作为一个科学家来说,对不了解的科学知识或科学领域,不能随便乱说。“因为乱说的一句不负责任的话,很可能引起消费者的恐慌和社会的不安定,有悖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这也有悖于做科学家的原则。”罗云波说。

  100多年前,孙中山先生在他的《建国方略》中说,“今日的中国,在很多方面落后于世人,唯独饮食在世界上独领风骚”。100年以后,我们今天研究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全社会都感觉到肩上的责任。要独领风骚,就要社会各界共同不懈地努力10年、20年,以至更长,直至目标实现。本报记者 富子梅 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鲍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