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英,1919年生人,祖籍安徽,1951年从安徽老家来到北京做保姆。70岁之后靠领取北京市低保生活。因为要供养身患多病、无经济来源的女儿,不得不在王府井大街拾荒多年。不久前,热心网友将其事迹发上微博,引来了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新京报5月27日) 94岁老人的故事打动了很多网友,如果不是这篇带有民生温度的新闻,我们很难相信在繁华的王府井街道里,还有这样一对默然承载着生活困窘与磨难的高龄母子。 偌大岁数的老人拖着打钢板骨折的病腿,每天坚持捡拾废品,只为攒钱为长期病中的女儿治病。世界上尤其是个体困境中的母爱,哪一份不是担忧怜爱不是苦难与辛酸?与其说是老人执着而宽阔的母爱感动了我们,不如说是摊在我们面前的这个因病贫穷困顿的家庭让我们更悲情。 老人现在每月有800元的低保费,生活按说还能过得去,但没户口没低保没医保却满身重病的女儿却成了她的负担,对于一个正常家庭面对这样的病人,恐都无力抗衡,这么多年母女俩的生活是如何捱过的,其间的心酸和艰难也许只有她们自己能体味。 当我们为坚强而乐观的老人感动同时,我们更该关注这样的现实,在一个城市里定居了30多年的人为何还是黑户,没有户口就意味着没有丁点保障,城市的户籍壁垒为何几十年如坚冰不能打破,城市难道永远是嫌贫爱富?对于一个常年重病在身的病人原户籍地的有关部门为何不能网开一面、特事特办,而非要本人回到当地派出所。如果说高昂的医疗费、不完善的救助机制是导致她们的直接原因,那么冰冷的条条框框、对底层民生的漠视就是间接原因。 一个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一个城市生活的美好与否,并不体现在有多少富翁,也不在于有多少人衣食无忧,而是体现在人们对待弱势群体的态度。如果我们的制度能人性化一点,如果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媒体能早点发现她们的存在,她们的苦难也许能早点解脱。让每一个家庭不因贫穷而看不起病,让每位老人不因生活困窘而安度晚年,不能仅靠社会善良和同情去维护,而是要靠制度,靠政府的责任。(中新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