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前,小岗村的红手印摁下了中国改革的按钮。农村之所以能成为突破口,正是因为它处于各种因素的结点上。一个“农”字,折射出复杂而深刻的中国。可以说,“三农”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重大的政治和社会问题。深水区的农村改革,更需路径可控、风险可控。在这一过程中,具有“安定性”这一基本价值的法治,至关重要。 12月13日晚7:30时,迪庆州文艺普法宣传队第十三站到达德钦县集高寒山区、贫困少数民族地区的拖顶傈僳族乡拖顶村,联合德钦县委宣传部、科协、文化、卫生、信用社、公安、消防、交警等部门,通过该县正在开展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为千余名到场群众奉上一场结合该乡区域优势、气候优势、资源优势,又极具民族和法治特色的歌舞、小品表演。 在演出开始之前,拖顶乡派出所和信用社的负责人分别向村民们宣传了常见的金融诈骗、电信诈骗、缉枪治爆、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常识。 州县司法局工作人员还向村民发放《云南省村(居)民法律知识读本》、《农牧民通用法律宣传册》、《普法宣传册》、《农村法治创建读本》、《便民服务手册》、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为主题的年画、宣传袋等,共向群众发放宣传材料1500余份。 “你们州司法局此次文艺普法全州行,紧紧围绕农(牧)业、农(牧)村和农(牧)民所需,突出了‘七五’普法及全州三村七进一行动的重点,一是立足三农问题,创新了普法思路和举措,用群众最喜爱的文艺表演形式增强了民众的法治观念;二是结合乡村实际,对群众信访不信法的实际,对国家重点建设,毁占耕地,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邻里纠纷等全州共性问题导向,通过民族传统的歌舞和小品、幽默喜剧补齐了短板;三是突出重点人群,打造了法治文化阵地的新亮点”——这是在拖顶调研的德钦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阿忠抽空观看表演后的对文艺普法的肯定与鼓励。 从农村产权保护到农业市场规范运行,从“三农”支持保护到农村改革发展,打造农村法治全链条,正是迪庆司法人始终追求的目标与重点。近几年,通过全州“千促工作队”、“精准扶贫工作队”的努力,农(牧)民议事会、监事会逐步完善乡村治理。而文艺普法人补上了农村法治建设的短板,让法治的力量护佑更多人群,使各级行政村尽早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终极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