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迪庆建设“四好农村路”赋能乡村振兴

本报讯 (记者 马建军) 今年以来,我州聚焦“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目标,系统谋划、精准施策,制定《2025—2027年农村公路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围绕路网提档升级、安全保障强化、运输服务优化等八大重点任务,全力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为全州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和民生改善注入强劲动能。

构建现代化农村路网,打通乡村振兴“主动脉”。以“新三通”建设为抓手,统筹衔接国土空间、旅游发展等规划,高标准编制“十五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加快老旧公路改造和窄路拓宽工程。计划到2027年,全州乡镇通三级公路比例提升至95%,新增覆盖3个乡镇,新建建制村等级公路200公里以上,实现3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率100%,全面打通农村交通“毛细血管”,畅通城乡发展微循环。

筑牢安全防线,护航群众平安出行。严格落实农村公路质量终身负责制,建立全覆盖质量监管体系,推进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和危桥改造,力争四、五类桥梁比例降至1%以内。同时,深化“千灯万带”示范工程,强化应急队伍建设与物资储备,全面提升农村客货运输安全水平,确保群众出行“安心路”更坚实。

创新服务模式,激活城乡经济活力。为优化运输服务供给,以争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5A级县(市)为契机,因地制宜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并加快香格里拉市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示范项目建设,完善“一村一站”寄递物流网络,打造“一点多能、一网多用”的农村运输新模式。此外,依托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规划建设农村公路精品旅游线路,推动“农村公路+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2乡村旅游通达性和经济效益。

科技赋能治理,打造绿色智慧公路。全面压实县乡村三级“路长制”,确保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并依托数字化平台推进“一路一档”“一桥一档”信息化管理。推广绿色节能技术,加大养护投入,年均养护工程比例超5%,优良路率保持70%以上。同时,试点“路长+数字养护”模式,推动路况自动化检测全覆盖,并在交通枢纽、村庄优先配建充电设施,助力低碳出行。

融合生态人文,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将生态优先理念贯穿农村公路建设全程,推进路域环境绿化、美化,打造绿美公路示范工程。注重文化传承,加强古桥、古渡口等交通遗迹保护,推动公路建设与人文景观深度融合,为和美乡村建设添彩赋能。

拓宽就业渠道,共享发展红利。通过以工代赈、分段承包养护等方式,每年稳定提供约100个农村公路管护岗位,优先吸纳脱贫人口就业,并加强从业人员技能培训。这一举措既保障了公路长效管护,又助力群众增收,实现民生与发展“双赢”。

今后,我州将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纽带,持续完善城乡交通网络,推动路景融合、产路协同,为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书写雪域高原交通强州的新篇章。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25-04-23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50666.html 1 迪庆建设“四好农村路”赋能乡村振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