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最新一期的“科学”流言榜揭晓

一个冬天蹲的“膘”要尽快在夏天之前解决掉!抱着这个信念,有些人相信可以通过“春断食”的减肥方法实现速战速决。然而,甩肉哪儿有这么简单。最新一期的“科学”流言榜揭晓,带你一起了解真相!

每月“科学”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委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

流言:骨质疏松者要少活动

真相:有人认为得了骨质疏松症就应该尽量少活动,特别是老年人,生怕活动多了容易骨折。其实不然,适当运动是“增肌强骨”的方法之一,有大量证据表明,运动对肌肉和骨骼的代谢具有促进作用。

针对骨质疏松,除了药物补充,还需改善生活方式。大家都知道骨质疏松需要补充维生素D,而增加日照,让紫外线照射皮肤,能促进维生素D合成。若不活动,整天待在室内,就无法获得充足的维生素D。所以,因害怕骨折而减少活动,是因噎废食的做法。老年人应通过健康饮食与适量运动,促进肌肉增长,增强骨骼稳定性。

流言:开春饿几顿能“坐享其瘦”

真相:开春后,各种“速瘦指南”、刮油减脂“神器”又成了热议话题,“春断食”成为减肥热搜词。春断食主张在春季通过阶段性禁食或限制热量摄入,利用春季“新陈代谢旺盛”的特点,重启身体代谢系统,加速脂肪消耗。但靠“饿”减重,不仅会在停止断食后出现反弹,还会引起打嗝、反酸、烧心、腹胀、排便异常等胃肠功能紊乱症状,并对肾脏代谢造成负担。

想要走捷径“坐享其瘦”不现实。饮食习惯保持稳定,人体机能才能保持稳定。比如,饮食方面要多吃新鲜蔬果,避免摄入高脂肪、高糖、高盐饮食;运动方面可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跳绳、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

流言:戴眼镜会加深近视

真相:有些人担心一旦戴上眼镜就会加深近视,再也无法摘下来,因此即使看不清东西,也选择尽量不戴眼镜。然而,戴眼镜会加深近视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近视度数的加深与戴眼镜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而是与眼睛发育期间眼轴增长、不科学的用眼习惯,以及缺少足够的户外活动等有关。孩子近视后,若不及时佩戴眼镜,眼睛如同“雾里看花”,为了看清物体,睫状肌持续处于紧张状态,会导致眼轴不断增长,反而容易造成用眼疲劳、近视度数加深,甚至斜视、弱视等后果。

流言:发热后多捂汗好得快

真相:捂着厚被子或衣物“发发汗”是不少人发热后的统一操作,认为这样可以帮助降温。殊不知,捂汗退热的方法并不应提倡。发热实际上是人体的一种自卫机制。当细菌或病毒入侵人体时,我们的免疫系统就开始发挥作用了。人体为了帮助压制、消灭这些病毒,使体表温度升高,同时白细胞大军迅速集结,跟病毒、细菌展开战斗。如果通过捂汗来增加体温,可能使体温过高,进一步加剧身体的负担,甚至引发高热。

流言:吃鱼油能降血脂

真相:吃鱼油能降血脂,这种说法不严谨。鱼油中对人体有用的主要成分是Omega-3脂肪酸,它是一种人体必需,但又不能自身合成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和EPA(二十碳五烯酸)。而“血脂”不是单一指标,一般的血脂四项包含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Omega-3脂肪酸并不能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只能“对付”甘油三酯。

尽管一些研究表明,摄入DHA和EPA对心血管健康有益,但不同鱼油产品中的DHA和EPA含量差异较大。DHA和EPA均具有降低甘油三酯及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胆固醇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也就是说,这两种成分的比例要高,鱼油才有治疗效果。一般来说纯度达到90%以上才能被称作处方鱼油。市面上的鱼油纯度从30%到97%不等,如果吃了一颗30%纯度的鱼油,还会吃进70%的其他油脂,所以吃不对可能让你的血脂“油上加油”。除了纯度,还要看配料表里“DHA+EPA”的含量,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中推荐的量为每天1至4克每天。

总的来说,对于健康人群而言,普通保健品鱼油因剂量不足,降脂效果有限。对于高血脂人群,高纯度鱼油可以作为辅助治疗的搭配,不过鱼油无法替代他汀类药物对胆固醇的管理,建议在血脂异常时先进行生活方式干预,若效果不足再考虑鱼油补充,但一定注意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来源:北京青年报)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25-03-19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50030.html 1 最新一期的“科学”流言榜揭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