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好家风永不过时

付雪

2月1日出版的第3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16年12月12日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讲话的一部分《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这篇讲话如同一股清流,润泽着每一个家庭的心田,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好家风永远是我们精神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

从“岳母刺字”的精忠报国,到“孟母三迁”的择邻而居,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风建设。这些流传千古的故事,不仅是对子女深沉的爱,更是对家国情怀的深刻诠释。在今天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里,好家风显得尤为珍贵。它如同一股清流,冲刷着心灵的尘埃,让我们在喧嚣中找到宁静,在浮躁中寻回本真。

家风家教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也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今天,我们再提家风家教,有着什么样的深意?又该如何树立和传承优良的家风?

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思想和实践中有着深深的烙印。习近平总书记就是在良好的家风熏陶中成长起来的,他曾讲过“我父亲对我们的要求,使我们过得非常简朴”“家里吃饭的话,盘子里不能剩一粒米”。

“爱子之心,当以正道育之”,古语云:“三岁定八十,七岁看终身”,深刻揭示了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对孩子一生轨迹的深远影响。习近平总书记亦曾援引“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意在强调家庭教育之于孩子美德塑造与品行培养的重要性,旨在引导子女成长为国家和人民的栋梁之才。“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此言道出了善行累积对于家族福祉的深远意义,反之,则可能导致家族内部纷争不断,甚至亲情破裂的悲惨结局。家风,作为社会风气之基石,其优劣直接关系到家族的兴衰与社会的和谐。家风正则家业隆,家和万事兴;家风不正,则祸及后代,贻害四方。

“国之根本,在于家;家之基石,乃国之细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和谐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家庭幸福是社会祥和的源泉,家庭文明是社会文明的映照。历史与现实反复证明,家庭的前途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家,虽是最小国,却承载着国的万千气象;国,由千万家庭汇聚而成,个人的小家庭与广阔的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从个体到集体,由家及国,这份深沉的家国情怀,早已深深镌刻于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之中。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等已经融入我们的血脉当中,成为日用而不觉的精神追求。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25-03-18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49999.html 1 好家风永不过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