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选育良种为核心,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我省瞄准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需要,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2021年以来,云南通过国审、省审的水稻、玉米、大豆、小麦等主要农作物品种达3119个,通过国家登记的马铃薯、大麦、油菜等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达1219个,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均稳定在96%以上。2024年“云薯304”“齐黄34”更是入选国家年度主导品种,为全省粮油生产提供基础保障。
在宣威市热水镇关营坝子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挖掘机挥舞着“铁臂”搬运石头、抬运土料,施工人员加紧铺设路面,全力加快项目进度。“这个坝子排涝不畅,形成冷浸田7000亩、水淹地1000亩。今年采取开沟排涝的工程措施,形成三横九纵的路带沟布局,多年难以耕种的水淹地变成了良田好地,提高了土地复种指数,增加了农民的务工收入和地租收入。”热水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赵征福说。
建造良田为基础,夯实粮食生产根基。2011年至2023年,全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860万亩。预计到今年底,全省高标准农田面积将迈上4000万亩台阶。2024年,我省农田建设标准创历史新高,耕地质量成为决定云南粮食单产水平的关键因素。
推广良机为抓手,强化农业装备支撑。今年,为加快农业机械结构调整步伐,提升农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我省大力推进农业机械补短板和报废更新,全年共争取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44800万元、大规模农业机械更新资金4500万元、省级配套5300万元,资金总额达54600万元,资金保障力度为历年之最。
在实施良法为手段、构建良制为保障的合力支撑下,粮食技术应用质效大幅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明显增强。宣威市集成推进玉米抗旱集雨缩株密植、水肥一体化密植栽培技术模式,马关县筛选出玉米套种晚秋大豆免耕高产栽培模式,昆明、昭通、曲靖等地积极探索粮经协同模式等成效显著。
粮食满仓、丰衣足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最直接的感受,更是人民对国泰民安最真切的守望。
一年来,政策工具箱发挥效应,惠农政策、资金及时到位;一年来,农民的辛苦劳作与农技人员的奔忙让田间地头种粮积极性持续高涨;一年来,面对气候等不利因素,云南“三农”人主动出击抢抓节令;一年来,粮食全产业链不断延链补链,颗粒归仓不负一年的辛劳。
刚刚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坚决扛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并从确保粮食稳产丰产、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农业科技创新、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体系、食物供给体系等多方面作出具体部署。这为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全方位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指明了前进方向和现实路径。
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强调,要以提高综合效益为目标,做大做强高原特色农业。由此可见,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将是云南今后一个时期的主攻方向。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