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晖
2024年重阳节恰逢本人46岁生辰,因为我所在党支部和社区开展共建活动,作为书记的我有幸过了一个特别的生日,就是和社区老年朋友们一起欢度重阳节。看到老年朋友们个个精神抖擞,载歌载舞,欢声笑语不断,我和同行的几个同志不禁感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就斐然,全面深化改革效果凸显。党的光辉照边疆,何其有幸生于中国,何其有幸长于华夏。
入户走访慰问特困家庭是我们活动的重点,我们走访的两家情况相似,父母都是七十几岁高龄且都患有各种基础疾病,儿子没有工作,未婚未育。其中一家的儿子晚上出去泡酒吧,白天就在家里睡大觉。另一家的儿子却恰恰相反,足不出户地将自己封闭在家。两家儿子都是四十老几了,我在想他们的父母该有多绝望啊,如果恰好是我的儿子,我又该怎么办呢?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两家的儿子成了今天的这个样子?社会、学校、家庭都应该有相应的责任吧。此时此刻,作为教师的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地感受到培养一个社会适应良好且健康的孩子有多重要,虽然分数是基础教育和学生的考核指标,但一旦与生存和生命相比,它就无足轻重,一个人即使有再高的分数,但如果没有社会适应能力,没有必要的生存技能,他们连活下去都难,分数又有什么意义呢?
作为教师,我们除了关注分数,是否还有比分数更重要的点值得我们去关注呢?比如,关注孩子的健全人格,关注孩子的善良品德,关注孩子的生存技能,关注孩子的人际沟通能力等。
学校是学习知识,收获成长的殿堂,但当下日趋激烈的竞争让学校只剩下上课、考试、练习、分数等要素。很多学生纷纷想着怎样逃离。我们习惯于把这一切归咎为上级要求等因素,而这些东西我们是无力改变的,那是否有我们可以改变的东西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可以选择考取分数的方式,我们可以选择教育学生的方式,我们可以选择教授知识的方式,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课堂,呈现给孩子的东西,我们可以选择。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良好社会适应的幸福公民,应该是每一个学科教师首先追求的教育教学目标,试问一个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善于沟通的学生,他怎么可能不善于学习,他怎么可能没有好看的分数,一个着眼于自身全面发展的学生,怎么可能不努力学习,怎么可能不拼尽全力为自己寻找更好的平台,怎么可能允许自己成为父母晚年不幸的罪魁祸首。
作为教师的我们是否可以改变一下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自我实现的机会?比如,开展一次课前5分钟时政分享,既可于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又可即兴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我们是否可以练就一双慧眼,用鹰一般的眼睛,猎狗般的嗅觉,发现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个闪光瞬间,然后用你的语言在全班面前真诚地对其进行表扬,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收获分数之外的感动,留下青春最美的记忆。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