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二版)
中国,无疑是其中的卓越探索者。“金砖+”领导人对话会上,习近平主席这样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全球意义:“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系统部署,必将为世界提供更多机遇。”
走近金砖,融入金砖,是为共同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而是觉醒的进步力量。携手推进国际经济金融架构改革,创建提供“更加公平机会”的新型多边金融机构……推动全球治理体制变革的“金砖力量”,让广大“全球南方”国家看到了争取平等地位、应有权利的新希望。
从举行金砖国家领导人巴以问题特别视频峰会协调立场、采取行动,到中国、巴西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六点共识”得到超过110个国家积极回应……捍卫真正的多边主义的“金砖立场”,让广大“全球南方”国家增添了对世界和平和发展事业的新信心。
“支持更多‘全球南方’国家以正式成员、伙伴国、‘金砖+’等形式加入金砖事业,汇聚‘全球南方’磅礴力量,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迈向未来的历史自信,这是胸怀天下的坚定抉择。
(三)驭变,彰显大担当
“尊敬的普京总统,我亲爱的老朋友,很高兴应你邀请来到俄罗斯古城喀山。”
“亲爱的朋友,我想再次向所有的中国朋友、友好的中国人民,祝贺不久前的两个重要日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以及我们两国建交75周年。”
22日下午,喀山河畔克里姆林宫。今年以来中俄元首的第三次会面,习近平主席喀山之行的第一场活动。这样的安排既是为表达对邻居办会的坚定支持,也是为引领中俄关系行稳致远、更上层楼。
相对而坐,追昔抚今,两国元首讲起一个个中俄友好故事。
习近平主席忆及17世纪的“万里茶道”:“大约400年前,联通两国的‘万里茶道’正是从喀山经过,将来自中国武夷山地区的茶叶送至俄罗斯千家万户。”
普京总统提到一个关于民心相通的鲜活例子,关于如火如荼的“中俄文化年”。“我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散步,如往常一般注意到,在俄罗斯的心脏地带,在莫斯科,在克里姆林宫,有很多中国游客。”
浸润着厚重历史,承载着战略内涵。在世界变局中定位中俄关系,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不约而同提到典范意义。
“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在习近平主席看来,中俄关系12字箴言正是“相邻大国正确相处之道”。
“平等、互利、完全不受国际风云变幻影响,我们十分确信,俄中关系是当今世界国与国关系的典范。”普京总统笃定地说。
会晤结束时,已是万家灯火。克里姆林宫内,报喜教堂、苏尤姆别卡塔、库尔·沙里夫清真寺远近错落、和合生辉。古城喀山,见证过亚欧文明的千年交融、万里茶道的百年繁华,如今又记录下中俄交往的一段新历史。
出席喀山会晤期间,习近平主席还分别同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印度总理莫迪,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埃及总统塞西举行会见。见老友会新朋,双边呼应多边,传递的是审时度势的大国运筹,展现的是立己达人的大国担当。
既有世界多极化的新局,也有“新冷战”的危局。站在人类发展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
能够更多把握历史的主动,也能够更大程度影响世界发展的方向。新征程上的中国如何运用不断增长的力量和影响,引导世界大变局向有利于推进世界现代化进程、有利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事业的方向演进?
在应变中守“不变”,这是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大国定力。
关于中俄关系,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但我坚信,中俄世代友好的深厚情谊不会变,济世为民的大国担当不会变。”
谈到中老关系,习近平主席语气坚定:“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永远是老挝可信赖的朋友和伙伴。”
3个多月前,习近平主席致电佩泽希齐扬总统,祝贺他当选。这一次面对面交谈,习近平主席再次强调:“无论国际和地区形势如何变化,中方都将毫不动摇发展同伊朗友好合作。”
今年5月,塞西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中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之际,两国元首为双边关系下一步发展擘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在喀山,习近平主席同塞西总统进一步确认:朝着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埃命运共同体目标持续迈进。
或许出乎一些观察家预料:近年来历经波折的中印关系借金砖大舞台迎来了重回稳定发展轨道的新契机。
时隔一年多,同莫迪总理再次见面,两国领导人共同确认中印关系重要性。习近平主席语重心长地说,中印关系本质是两个14亿多人口的相邻发展中大国如何相处的问题,双方应该共谋相邻大国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光明正道。
世界局势风云变幻。有识变之智、应变之方、求变之勇,这是弄潮儿向涛头立的大国气魄。
拉长时间的维度,更见大国外交的驭变之力。
3次走出国门,邀请数十位外国领导人来华访问,广交五大洲朋友、深拓各领域合作。今年以来,面对国际关系对抗性、竞争性上升的新现实,中国坚持做好友好互信、利益融合、文明互鉴的大文章。
举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金砖国家喀山会晤,面对“全球南方”联合自强的大潮流,中国主动拥抱,引领壮大。
喀山会晤期间,习近平主席讲了这样一段话:“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面临关键抉择。是任由世界动荡不安,还是推动其重回和平发展的正道?我想到俄罗斯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著作《怎么办?》,书中主人公的坚强意志和奋斗激情,正是当前我们所需要的精神力量。”
“时代的风浪越大,我们越要勇立潮头,以坚韧不拔之志、敢为人先之勇、识变应变之谋,把金砖打造成促进‘全球南方’团结合作的主要渠道、推动全球治理变革的先锋力量。”
从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中,世人深刻感受着大国领袖深沉的梦想、雄健的精神、博大的气度。
新华社记者 郝薇薇 杨依军
人民日报记者 胡泽曦 张志文
新华社俄罗斯喀山10月25日电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