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新中国成立75周年迪庆经济社会 发展成效专题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本报讯 (记者 此里只玛 杨涛) 9月30日,新中国成立75周年迪庆经济社会发展成效专题新闻发布会在香格里拉市举行。会上,相关部门负责人回答记者提问。

云南日报社记者:如何用数据来衡量新中国成立75周年来迪庆州经济社会发展系列政策方针和决策部署的落实和完成效果?

州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段甸生:1955年(有历史资料可查年份)到2023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从0.11亿元增长到303.74亿元,年均增长12.4%;人均生产总值从70元增长到77287元,年均增长10.9%。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年均增速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023年,全州累计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65亿元,是1949年的561倍,年均增长8.9%。75年来,全州工业总产值从13万元发展到2023年的113.4亿元。2023年,全州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75亿元,是1952年的4.75万倍,年均增长16.4%。接待国内外游客2522.08万人次,比1997年增长46.2倍;旅游总收入299.64亿元,比1997年增长211倍。2023年,全州累计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94亿元,是1951年的7800倍,年均增长13.3%。

迪庆州广播电视台记者:农业农村部门作为产业发展的主责部门,在产业发展促农增收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什么成效?

州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张漾彬:迪庆州主要以强化统筹、强化机制、强化项目建设来抓好农民增收工作。截至2023年底,全州酿酒葡萄种植面积1.9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12.58万亩。大小牲畜存栏75.05万头(只),出栏53.24万头(只),肉类总产量3.81万吨,同比增长2.24%。累计认定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02家,规范提升农民合作社2234个,纳入家庭农场名录管理1151家。累计认证“三品一标”产品210个,认证全国名特优新产品10个。累计兑现联农带农奖补资金3328万元。全州327个新型经营主体参与产业帮扶,带动有产业发展条件的脱贫户、“三类”低收入人员37050户,实现了产业帮扶“双绑”全覆盖,绑定后,农户累计获得收益1.85亿元。全州累计实施产业帮扶项目433个,投入资金15.12亿元,实施涉农重点项目61个,投入资金17.56亿元,通过产业帮扶和涉农重点项目的建设,推动了我州高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了农民收入稳步提高。

康巴卫视驻迪庆记者站记者:工业作为迪庆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新中国成立75周年以来,取得了怎样的发展?

州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丛劳丁:党的十八大以来,迪庆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示,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突破口,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做特做精高原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做优做好绿色能源、做活做新绿色矿业、做专做强生物医药,不断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实力,全力加快迪庆工业发展。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我州工业经济逐渐步入提质增效、稳步发展阶段。2023年,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在全国10个涉藏州(市)中排名第2,全省16个州(市)中排名第4,高出全省平均增速2.2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5.5%。

香格里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迪庆如何利用资源将全球游客引进来并打造出自己的亮眼旅游品牌?面临哪些挑战?如何进一步提升香格里拉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州文化和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高翔:我们成功地举办了第二届世界的“香格里拉”文化旅游节,通过开展中国大香格里拉文化旅游推广联盟联席会议等8项活动,打造迪庆的特色节庆品牌,提升迪庆文化旅游产业整体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实现大香格里拉区域共建共享、互补互促、合作共赢。自1998年国家旅游局推出“华夏城乡游”,形成第一次乡村旅游热以来,迪庆州以松赞系列为代表的半山酒店、精品民宿孕育而生,迅速拉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截至目前,全州有13.2万人直接或间接从事文旅产业,占全州人口总数的31.4%。初步测算,迪庆州29个乡镇197个村(社区)共有旅游民宿557家,乡村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近2万人,占全州人口总数的2.7%。近年来,迪庆州积极探索“景区+村民小组+农户”的旅游发展模式,引导群众依托景区旅游、民俗风情旅游、田园农业观光旅游等模式发展乡村旅游。我们还组织开展具有国际性质的文旅主题活动,比如国际观鸟节,助力旅游业走向国际化,进一步提升香格里拉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迪庆日报社记者:近年来,我州社保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有哪些喜人的变化?

州人社局社会保险中心主任汪学:近年来,我州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持续扩大,截至目前,我州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稳定保持在96%以上,全州各项社会保险参保总人数达28.95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养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分别达到7.17万人、21.78万人、3.93万人、3.43万人,较社会保险体系建立之初分别增加5.71万人、1.2万人、1.93万人、2.17万人;全州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基金累计结余13.46亿元,与社会保险体系建立之初相比,增长270.80%;全州领取养老保险待遇人数达6.15万人。全州社保经办机构推进社保数字化转型,汇聚社保大数据资源,推动社保大数据应用,打造“智慧社保”,68项高频业务实现“网上办”,16项个人业务实现“掌上办”,29项业务实现合作金融机构网点“银行代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实现“州内免办”“跨州通办”,初步形成了线上线下、州内州外、网厅一体、多元化多渠道社保服务格局。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24-10-01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47138.html 1 新中国成立75周年迪庆经济社会 发展成效专题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