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没有兑现的10年之约

陈林

袁老师是我的大学老师,教我们外国文学。毕业后,我经常想起他,还有我们的10年之约。

第一次上他的课,直觉这个老师与众不同,讲话干净利索,没有一点拖沓,语速很快,但字字清晰,掷地有声。当时,像他这样的老师并不多。

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袁老师每次来上课带的不是课本,而是几页手写讲义,但上课时他却很少看讲义。我很好奇讲义上的内容,课间跑上讲台翻看,内容和上课所讲基本一致,只是旁边的批注栏补充了很多红色字体,有关于内容出处的,有资料更正的,我到现在还记得其中一句:“此处3月21日课上已提及,略讲。”我对他又多了一些敬意,一改往日的萎靡不振,认真听课,按时做笔记。

听着听着,我便被他渊博的学识所折服,那一个个外国作家的名字在他嘴里说得那么顺口,好像都是他的老朋友,讲到作品时更是金句迭出,让人深思。他讲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给肉体加上坚硬的精神内核,生命才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否则匮乏无力,软弱无依。”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我们是否有权利剥夺一些恶人的生命,恶的背后是很多你料想不到的悲剧,善的背后也不全是真的善良。”他讲法国的萨特,谈到选择:“人生就是许许多多的选择,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是我们要思考的首要问题,选择大于努力。”这些都是我以前未曾听到过的,他的形象在我眼中愈加高大起来,甚至有点崇拜。我把他上课讲的每一句话都记了下来,学期临近结束时,竟成了厚厚的一本。

有一次下课,我请他在我的笔记本上写几句箴言,还表达了对他的敬佩之意。看了我的笔记后,他很是感动,谦虚地说,自己只是多读了几本书而已,没什么值得尊敬的。从那以后,我经常向他请教问题,他嘱咐我一定要多读书,以后才会走得更远。

毕业晚宴上,我给袁老师敬酒,眼里尽是不舍:“袁老师,如果一直跟着你学习,那该多幸福。”没想到袁老师说:“好啊,等我考博士,你来上我的研究生,10年之内,应该能实现。”我以为他是为了缓解我的难过才说的安慰之词,嘴上答应着,并没有放在心上。

29岁那年,我在同学那里了解到袁老师已经考取了南京大学博士,佩服之余,我想起了毕业晚宴上的10年之约,惭愧极了。结婚之后,我忙于生活琐事,哪里静得下心来看书,我拨通了他的电话,说了我的近况,感到很不好意思,袁老师鼓励我:“无论选择哪一种学习方式,不停止读书就好,只要读书,就会有收获。”

虽然没有兑现和他的10年之约,但从那以后,我试着从繁杂的生活中寻找学习的空隙,一有空便埋头读书,后来又开始写作。现在只要一有懈怠,我就会想到袁老师和那个10年之约,希望自己和他一样,活到老学到老,在读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24-09-10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46893.html 1 没有兑现的10年之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