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追忆淀粉厂

殷著虹

在香格里拉市城区仁安路东段,有一地方被叫作“淀粉厂”。然而当来到这一地点,却不见厂址,也不见厂房。要问为何叫“淀粉厂”?我能向您讲述曾经的故事。

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中后期,我是中甸县大中甸公社曙光大队(今香格里拉市建塘镇尼史村)的一名下乡知识青年。1976年底我和几名知识青年在农村下乡满一年多了,按当时政策,知识青年下乡至农村大春分配时,国家便不再供应口粮,得按所在生产队的收成情况,和社员群众一样参加粮食分配。那时我们所在生产队的粮食分配算是比较高的,我们每年每个劳力分配到手的粮食超过了千斤。

在那“以粮为纲”的岁月里,人均粮食到了千斤应该是件好事,然而要保管好和细水长流地消耗粮食品种,对村里人和我们知识青年来说却是一件难事。在粮食分配中,洋芋占了将近一半的比例,那时每5斤洋芋折算为1斤原粮,而面对人均需要处置2000多斤的洋芋,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难题。因为洋芋不仅需要有很大空间进行堆放保管,而且它保质期限很短,所以必须尽快消耗分配来的洋芋。

在那个时候,每当洋芋收获季节到来,就会有外地客商到中甸农村收购洋芋,但收购价都很低,若以每斤洋芋两分钱甚至不到两分的价格出售出去,也就意味着来年的人畜用粮将很紧张。最好的结果是遇上外地农村的客户,以1斤大米换8斤洋芋进行交换,这样既保证了“手中有粮”,又能省去保管洋芋的烦恼。所以那时的生产队干部会在洋芋收获的季节里“游走江湖”,他们到了大理、保山一带的农村,联系洋芋换大米的农户来中甸做交易。

而就在1976年底,从中甸县城里传来了一个好消息:州外贸公司将在大中甸、小中甸洋芋主产区大量收购洋芋淀粉,并且交售洋芋淀粉可以免除公余粮交售任务。紧接着外贸公司派人到了农村传授淀粉生产技术,配发了专门筛子和印有“中国·土豆淀粉”的统一布袋。

其实生产洋芋淀粉很简单,首先要把加工的洋芋洗净,然后用一种器械把洗净的洋芋碾碎,经过过滤,让淘洗的水充分沉淀,再经过去除水分晾干、筛选,就能达到交售标准。优质的洋芋淀粉精细、洁白、无水分,价格在每公斤1元左右,这在当时物价水平低的岁月里,能让普通家庭增加近百元的收入,生活状况也会有很大改观。况且平均7斤洋芋就能生产出1斤洋芋淀粉,剩下的洋芋渣还能做饲料。所以,人们对生产洋芋淀粉总是乐此不疲。我曾见村里许多人家把大缸小桶都摆放到了水渠和水井边上,他们披星戴月地在那里加工洋芋淀粉;也见有的人们顾不得天寒地冻,用他们一双双皴裂的手在河水里清洗洋芋。还能见到家家户户的土掌平台上、草架子上,都晒满了洋芋淀粉。之后在进城的路上,交售洋芋淀粉的人马更是络绎不绝。就是这一年里,洋芋淀粉给勤劳的人们带来了喜悦、带来了希望。

1977年春天,大中甸公社选择桑纳河左岸的一块空地作为基地,准备在此兴建一座社队企业的“洋芋淀粉加工厂”。消息传出后广大群众欢欣鼓舞,各生产队积极为建设淀粉厂而投工投劳,派出的劳力或采石、或伐木,有的就在桑纳河畔打起了土坯。到了这年的秋收来临,一个占地面积约10亩的淀粉厂已经建成。那时我们曙光大队的一名团员干部小鲁茸被选调到淀粉厂当会计,为此我随他到了淀粉厂报到。只见淀粉厂是由两排丁字形平房组成的大院,院内矗立着一座高高的水塔,院外是一片菜地、一座变压器、一排猪舍和一处公厕。坐南朝北的房子看来是做办公地点和职工宿舍的,而背靠桑纳河坐东向西的房子是厂里车间、库房和职工食堂。车间房屋里已经安放了加工洋芋淀粉的各种机械。

转眼又到了收获洋芋的季节,却没听到洋芋淀粉厂传来开工的消息。性急的村里人有些按捺不住了,有的人家已经陆续开始洋芋淀粉的生产,可十天半个月过去了,仍没等来任何收购洋芋淀粉的消息。人们这才意识到“去年飞走的大雁,恐怕不会再飞回来了。”心急如焚的生产队干部这才重走他乡,邀请外地村社的人们带上大米到高原上换洋芋。

转眼到了1978年4月,一天生产队派我和赶马车的七林培楚一道去淀粉厂,说那里正在生产荞麦酒,要我们把需要上交的十多袋荞麦送到那里。这天直到中午,我们的马车才到了淀粉厂。淀粉厂会计小鲁茸见我们到来,很是热情,邀我们和他一起打茶吃晌午。喝茶间小鲁茸告诉我们说:“头一年生产的洋芋淀粉是出口到中东国家的,但由于中东战乱,没有再和我们国家签订进口合同,所以外贸公司没再收购洋芋淀粉。这也导致了淀粉厂的机器一直闲置没用,现在厂里只好生产荞麦酒。”

也在这天,当又见到淀粉厂车间的机器时,我心里却很不是滋味,总觉得费了那么大的工夫,建成这么个派不上用场的厂子,很不值得!小鲁茸也说:“是啊,这些个机械设备都是靠国家贷款买来的。”还真没想到,这个名不副实的淀粉厂,就在这年之后彻底崩溃了。而一场加工洋芋淀粉的美梦,也在这年之后破灭了。这年年底,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也为广大的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随后各地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很快农村走上了一条富裕之路、幸福之路。

如今40多年过去了,当人们似乎忘却了曾经酸楚的经历时,却又把“淀粉厂”这个地名留在了记忆中。为此,当我再访当年的淀粉厂时,只见桑纳河水依旧静静地流淌,而河岸的淀粉厂却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崭新居民小院,还有车来人往的道路和清新秀丽的公园。

而再到当年下乡的农村去看看,平坦的道路连接着炊烟下的各家各户,如潮似浪的洋芋花在田野中竞相绽放。在这里洋芋已成为当地的特色农产品,而人们不再为洋芋的销路所发愁,因为线上销售已成为农户们的营销方式,家家户户的现代化交通工具,更为他们运送丰收的果实提供了便利,于是他们可以把生产的洋芋带到更远地方卖个好价、获得更高的利润,也让村村寨寨的光景一年比一年更美好,家家户户的生活也一天比一天更加美好……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24-07-29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45479.html 1 追忆淀粉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