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做好基层减负的“加减法”

次仁白穆

基层减负实质就是要解决形式主义,它涉及的不单是作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然而基层减负绝不是削减本职工作、弱化干部作为,而是要根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弊,让基层干部从一些不必要的事务上脱身,把精力放在抓工作落实上。

为基层减负,要做好人员的“加法”。基层是离群众最近的地方,工作开展好不好,群众感受最直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直接导致基层为民服务工作浮于表面,达不到预期效果,影响群众满意度。破局之法就在于给基层人员做“加法”,激活干部的精气神。通过建立健全奖励机制,鼓励干部担当作为,给予想干事、能干事的基层干部一个展现自我能力的舞台和机会,强化人文关怀,少些求全责备,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

为基层减负,要做好事务的“减法”。基层减负关键在于为基层干部卸下不必要的负担,从烦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把基层干部的时间和精力从科目繁多的检查调研以及一些“反复无用功”和层层转嫁压力中解放出来,使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实打实的工作中去。有效途径是要给事务做“减法”。一是优化督查考核体系,由重工作痕迹向重工作实绩转变,营造真抓实干、“实”字当头的工作氛围。二是减少不必要的重复督查,解决基层“虚任务”“虚指标”问题,自上而下精减会议,破除文山会海的桎梏。三是健全基层减负长效机制,同时持续加大对“增负”等形式主义的整治力度,着力构建权责一致、边界清晰、运行高效的工作体系,防止上级部门以属地管理为由,将自身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任务转嫁给基层,导致基层小马拉大车。同时还要防止基层减负隐形变异,防止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红头文件少了、白头文件多了,会议频次少了、口头安排多了等情况,背离了工作初衷。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24-06-14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44665.html 1 做好基层减负的“加减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