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维西粑粑——

乡愁里的味道

⦾ 普春昆

我的故乡在“三江并流”腹地维西县,是横断山脉中的一颗绿宝石,多民族杂居,饮食文化十分丰富。在我的记忆里有很多美食,其中维西粑粑是当地最常见的,说起粑粑也是维西特有的方言,只要是米面谷物做的食物都叫粑粑。这里面包含馒头、花卷、饵块、糍粑等等。如果到维西,招待你吃粑粑,也许是面做的,也会是谷物做的,端在你面前的粑粑,不同做法、不同颜色、不同口味,皆是鲜美。

维西是边疆民族地区,除了当地少数民族有独特的饮食习惯外,县城保和镇的汉族居民很擅长做美食,粑粑就可以做出很多花样。大山深处的维西,能把米面谷物弄出这么多的美味来,我想与明末清初一些外来官兵的到来是分不开的,融大江南北米面美食的做法,在维西得到传承和发扬。

维西面食的做法花样颇多,比如说蒸的,先把面粉发酵后,做的时候再和上一些面粉,蒸馒头相对简单,揉好的面团或切或揉,弄成想要的形状就可以放进蒸笼里蒸,一股股特有的麦香味弥漫在家里,吃起来有嚼头,还有淡淡的香甜味,有些人喜欢伴着自制辣椒佐料吃,或者伴着腐乳、豆豉吃,味道特好,再配上一碗酥油茶,那是绝配了。做花卷,要在摊开的面片上抹上油,有的还会放上花椒、芝麻、油渣等,加适量的盐,弄好后卷出花一样的形状,待蒸出来犹如鲜花朵朵,既好看又好吃。做包子,主要是做包心,可甜可咸,有火腿糖包、花生糖包、酱肉包、各种菜包,最让我难忘的是家乡的豆腐韭菜包子,先把豆腐加入香料后在锅里炒得金黄,再放进去新鲜韭菜,加适当的油、盐,做好包子馅,放进揉好的面团里,面团外面捏出一道道花纹包起来,一出笼迫不及待地吃上一个,那真是满口香。除了蒸的,用面粉还可以做千层饼、各种月饼,黄的、白的、大的、小的,在我的眼里,家乡的人们都那么能干,可以把面粉做出那么多的美味,从年幼到如今,那美滋滋的味儿始终留在我的味觉里,无法散去……

要说用谷物做的美食,那也是花样繁多、美味无比,有白米,燕麦、籼米、玉米等做的饵块、糍粑,可以烤着吃、煎着吃、煮着吃,无论怎么做都好吃。地里长野菜的季节,人们还会摘回来,洗干净捣碎在饵块里,一起摏出来,那吃起来的滋味就像把春天含在嘴里,吃出了一嘴的清香,吃出了春光拂面、心情怡然。

做饵块粑粑让我很难忘。小时候,还没有如今做饵块的机器,那时完全靠人工。逢年过节,哪家有摏碓,那可是最热闹的。旁边的邻居们把谷物蒸在锅里,一家摏完接着一家来,有劳力的相互帮忙,几个人站在碓尾摏,有一个眼疾手快、手法娴熟的人在碓头拨弄摏在里面的谷物,在一起一落间翻转,谷物烫手,伸手要快,有时难免不小心会砸着手,这美食也来之不易。在这过程中,除了摏碓的人,还要有送熟谷物的人来回奔跑,抬过来熟谷物赶紧倒在石碓窝里,摏好的赶紧送给负责揉饵块的人,小个的饵块还要放在木模子里压出花样,有花鸟虫鱼,十分好看,压好后放在簸箕里。小时候,我就负责抬谷物,上中学后参加摏碓,邻居们在一起有说有笑开心无比。做好饵块粑粑,有人先烤来给大家吃,大家吃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十分香甜,拉家常开玩笑,干起活来舒心愉快。那样的场景深深地留在我的脑海里,有时还会梦见,乡音乡情暖着游子的心呐。后来,随着时代的进步,有了饵块机,把蒸好的谷物倒进机器里,很快就做好了。有的人就不再自家做了,买了现成的吃,方便省心。如今吃起机器生产的粑粑总感觉缺少了当年那种原生态的味道,也许是乡里乡亲各自忙碌渐行渐远,那往日暖融融的热闹情景也变成了美好记忆。

维西粑粑,对我来说不仅是一种食物,而是烙在了记忆里的乡愁,在那难忘的味道里,有着故乡的风景、父老乡亲的身影。我爱吃维西粑粑,喜欢慢慢咀嚼,一点一点回味难忘的岁月。

维西粑粑,不仅仅是舌尖上的美味,也是大山深处的文化,更是游子心中无尽的乡愁!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24-05-24 维西粑粑——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44262.html 1 乡愁里的味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