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黄晓丽
万象更新,未来可期。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省“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的第一年。一年来,我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紧盯稳定、发展、生态、边疆稳固“四件大事”,一体推进“三大经济”发展、坚持“六个大抓”、抓实系列三年行动、不断推进“六化”进程,在难中求进、干中求进、变中求进、稳中求进,结构调整优化加快,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2023年全州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03.7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78.2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5%以内。
这一年,历时9年的丽香铁路建成通车。迪庆正式融入全国铁路网络体系,对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里程碑意义。
这一年,我州全面加大产业招商力度,提升产业园区发展质效,产业投资占比增长10.4个百分点,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充分挖掘市场潜力、扩大内需夯实了基础。
这一年,历时13年后迪庆被正式确定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并成功举办了香格里拉讲坛揭牌暨首届论坛、首届世界的“香格里拉”文化旅游节暨大理丽江迪庆联合加快推动滇西北旅游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第一次协作联席会议、香格里拉户外运动大会等系列重大节庆活动,“香格里拉”品牌影响力有效扩大。
这一年,我州逆势而进,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强发展,交出了一份砥砺奋进新征程,跃上潮头满目新的答卷。
抓基础补短板 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推进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年来,我州建立完善项目推进机制,成立要素保障工作专班和投资督导推进专班,高位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
香格里拉市东外环二期、东外环市政道路连接线、维巨二级迪庆段、德巴三级、香稻三级、霞若通乡三级6条公路建成通车;滇藏铁路、G214德盐二级公路、虎香二级公路等32个重点项目列入国家、省专项规划盘子;奔子栏水电站、古水水电站、香格里拉机场五期改扩建、G7611都香高速宁蒗(泸沽湖)至香格里拉段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新香维公路、香乡二级公路、江西公路、奔子栏至曲宗桥公路等项目稳步推进……交通领域一个个重大项目有序推进,形成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的现实支撑力,密织了互联互通“大动脉”。
同时,我州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拉多阁水库、忠太水库、阿三多水库、纳帕海防洪整治隧洞及永春河、珠巴龙河中小河流治理等项目加快实施,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江河湖泊生态保护治理能力逐步提升。数字迪庆建设不断加快,5G覆盖面持续扩大,20户以上自然村实现应急广播终端全覆盖。
抓统筹重协调 城镇功能品质持续提升
从“老旧破”到“新绿美”,从“臭水沟”到“后花园”,随着城市更新步伐的加快,我州的城镇风貌迎来了美丽蝶变。
“拉姆央措湖经过改造,环境变美了,不仅游客增多,附近的居民也到这里散步。”市民央宗说。
2023年,我州加快实施拉姆央措湖保护治理与生态修复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通过清理湿地淤泥、设计水下森林等修复手段,净化水体,打造清澈见底的湖面,营造天空之境的效果,进一步烘托松赞林景区氛围。项目实施以来,周边生态不断向好,松赞林景区整体“颜值”不断提升。
我州以提升群众幸福感为立足点,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开工建设“五类”县城项目47个,改造老旧小区13个,铺设地下管网42公里。维西县城、香格里拉产业园区中心片区实现供暖项目试运行,新增供暖面积34.8万平方米,城区绿化扩面29.13万平方米。稳步推进丽香铁路香格里拉站和小中甸站周边基础设施建设、拉姆央措湖生态修复、神鹰路海绵绿廊建设、维西县城市节点景观及基础设施提升等重点项目。全力推进市容市貌、城市道路、“两违”、路域环境等专项整治,依法依规加强城乡管理。全面开展自建房安全排查整治,开展经营性自建房和非经营性自建房安全整治,销号率分别达100%和69.6%。制定下发阳光棚专项治理三年行动方案和技术导则,逐步整治销号。城市功能的优化更加激发了发展活力。
(下转第二版)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