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二版)《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中国经济行稳致远述评》
“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
发展为了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
着眼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将人民需要作为发展标尺,中国经济航船向着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方向不断前进。
聚焦民生所需,努力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全面落实社保费缓缴、稳岗返还、留工培训补助、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探索组建区域劳务协作联盟,健全跨区域就业服务机制;大力实施以工代赈……
11月18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公布有关实施意见,明确促进农民工及脱贫人口就业创业的五方面政策措施。
同在11月,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等36个先行城市或地区启动实施,在基本养老保险之上再增加一份积累,让老年生活更有保障。
“要统筹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和煤电油气运保障供应,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保障农民工工资发放”,12月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新的部署安排。
一枝一叶总关情。“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一系列政策和举措正在扎实贯彻落实。
坚持制度创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
今年3月,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公布,“有宝家庭”迎来减税“红包”,我国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已覆盖子女教育经费、住房租金、大病医疗支出等。近年来,我国个税改革不断深化,为亿万家庭减下负担,提高税收负担分配的公平性。
建机制、扫障碍、破难题。食品安全监管、垃圾分类、清洁取暖、厕所革命……一桩桩“百姓事”,一次次成为改革大计,一步步提升民生温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还是人民健康,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
推进国家组织药品和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动态调整优化医保药品目录,深化医疗服务价格、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近年来一项项改革成果,加速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世纪疫情下,人民健康更加牵动人心。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部署,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扎实推进。近三年来,我国先后印发九版防控方案和诊疗方案,出台二十条优化措施和进一步的优化措施“新十条”,拥有了有效的诊疗技术和药物,医疗救治、病原检测、流行病学调查等能力持续提升,疫苗研发和接种取得积极进展,全人群疫苗完全接种率超过90%,群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明显提升。
“这些都为今天的防控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进一步优化完善防控措施创造了条件。”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说。
把握新阶段新变化,把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位置——
11个设区市低保标准首次全部突破1000元/月。12月1日起,浙江在全国率先实现低保标准市域同标。以“扩中”“提低”为突破性抓手,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不断推进,着力构建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
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拓展居民收入增长渠道,实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行动计划……按照“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部署,一系列改革举措将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
江山壮丽,人民幸福始终是最温暖底色。
翻开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的发展蓝图,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前景令人向往。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下,14亿多中国人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必将推动中国号巨轮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乘风破浪驶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新华社北京12月14日电 新华社记者
(载《云南日报》2022年12月15日第2版)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