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彤 闵天怡
上古燧人氏钻木取火,夜间驱寒;春秋时期人们开始使用烧炭取暖的燎炉;西汉未央宫内,专门筑有以花椒和泥涂壁的椒房殿,“取其温而芬芳也”;宋人最喜以隔扇围合形成暖阁,设炉取暖、掌灯夜读。古人层出不穷的取暖方式,不只有围炉夜话的人生情趣,更有其文化内涵与科学价值。尤其古代建筑中独具匠心的取暖设施,集中体现了中华传统建筑的营建智慧。
民居中集供暖、炊事、睡卧于一体的炕灶设施
炕灶,是一种集供暖、炊事、睡卧于一体的北方民居建造技术。据考古发现,我国的火炕技术起源于东北地区,单烟道火炕雏形早在新石器时期就现身于绥芬河流域和辽河平原。炕与灶的结合,不仅体现了北方民居适应寒冷气候的经验智慧,还形成了独特的“转圈炕”“满屋炕”等形式的室内空间。
“口袋房”又称“斗室”,传统的东北民居坐北朝南,面阔三或五间,大门位于东次间一侧,进门便是外屋(伙房),西侧几间为里屋(卧室),整个房屋如同一个口袋。里屋是最为重要的生活空间,屋内以南、北、西三面环炕最为常见,称“转圈炕”。炕的两头连接着灶台,炕中央布置矮腿炕桌,平时吃饭待客、读书写字,都在炕上进行。
古建筑中的火墙、火地、暖阁等采暖系统
早在秦代,能工巧匠们就设计并建造了火墙进行取暖。据考古发现,秦兴乐宫遗址中的火墙,就是将宫殿墙壁砌成空心夹墙,夹墙内放置以筒瓦两两相扣形成的筒状管道,在筒瓦管道的入口处烧炭火(或与厨间炉灶相连通),通热入墙即可取暖。
北京故宫同样包含了诸多古代宫廷的建造智慧,借由地道供暖的火地,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火地由位于室外的操作坑、室内地砖下的火道、室外台基侧面的出烟口组成。通过在室外操作坑烧火,火源产生的热量沿火道在室内地下扩散,利用地砖自身的蓄热性能和热量逐步向室内辐射的规律,达到了室内供暖的效果。为使热力循环通畅,火道的尽头设有气孔,烟气由台基侧面出烟口排出。
“暖阁初春入,温炉兴稍阑。”暖阁本是从较大建筑空间隔出向阳小间的固定形式,冬季日间纳阳集热,夜间保温蓄热。到了清代,暖阁内无需再烧炭火,而是结合火道、火炕,在殿前挖炉坑作为添加炭火的灶口,并将灶门设在殿外廊下。每至农历十月,便将引燃的红萝炭倾入炉膛,热气源源不断地涌入殿内,烘热地砖的同时,又为火炕炕面加温,使暖阁之中暖意融融。
(作者分别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助理研究员,人民日报记者施芳整理)
(来源:《人民日报》2022年11月6日第7版)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