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面对大量沿国道214线经德钦县、香格里拉市返程的全国各地游客,迪庆州各族干部群众主动担当、积极行动,用真心真情服务和科学有效措施——

温暖八方来客 守护生命健康

● 张 帆

9月17日18时许,载有91人的29辆车驶入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巴拉格宗酒店。从8月15日酒店被确定为迪庆州疫情防控闭环健康监测点后,这是第21批监测隔离人员顺利入住。

“一路都在担心,怕老人吃不好、住不好。”家住丽江的张先生带着父母到西藏旅游,回程按疫情防控要求来到巴拉格宗酒店隔离,出乎他意料的是,“酒店设施那么好,饭菜可口,还有工作人员的暖心安慰,感觉像回到家一样。”

8月上旬,拉萨等地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后,大量游客沿国道214线经德钦县、香格里拉市返程,作为返程通道的迪庆压力倍增。面对疫情大考,迪庆州立足全国全省疫情防控大局,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认真贯彻“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严防外溢”各项措施,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快速果断处置,坚决阻断疫情传播蔓延。在科学精准展开各项防控工作的同时,以热情周到、温暖人心的服务,让众多通过迪庆返回全国各地的接受闭环健康监测的人员既放心又安心。

“隔离孕妇顺利生产,我哭了”

8月的巴拉格宗迎来旅游小高峰。这是地处滇川藏交界处的生态旅游景区,峡谷神奇雄伟、湖泊清澈静谧,原始森林繁盛茂密,民族风情浓郁……被誉为“香格里拉小江南”。

中午刚过,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响起,“有一批来自高中风险地区的人员,下午5点到你们酒店进行健康监测。事情很急,你那里能处理好吗?”接听电话的巴拉格宗景区董事长斯那定珠思考片刻后回答:“请放心,没问题!”

第一次直面疫情防控工作,有太多的细节需要盘算规划,斯那定珠没来得及在电话里多问就表明态度——“干就得了!”

短短4个字,犹如20多年前,他倾尽所有开山筑路,凿出一条58公里的“天路”,在地图上补上家乡坐标,让巴拉格宗走出大山、迎来八方游客。这一次,“天路愚公”斯那定珠第一时间作出明确分工,带领全体人员立即投入健康监测点的闭环工作之中。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如何在快节奏中保证所有工作有序展开,如何给予入住人员最大的生活便利,如何在特殊情况下做好预案和管理……时间紧、任务重,迪庆州委、州政府火速制订方案、组建队伍、优化流程,确保景区、酒店安全、规范、有序、高效运行。

“缺物资,缺人员,短时间内完成各种措施,这是对我们的一次大考。”斯那定珠说,临危受命,必须用科学高效的管理和切实有效的服务措施保障好每一个人的安全和生活。

“有一名隔离区的孕妇要生产了,请马上启动应急预案!”对讲机里传出指令,各组人员立即奔赴岗位,高效应对突发状况,在严密防护下为孕妇开通绿色通道,守护母婴健康。联系定点医院,组织现场消杀……

竭尽全力救治病患,温暖备至安抚接受闭环健康监测人员,巴拉格宗监测点用使命担当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

“看到宝宝顺利出生,听到孕妇的一声谢谢,我哭了。”斯那定珠说,连日来一幕幕感人的画面至今仍在眼前。

“截至目前,你算过有多少损失吗?”面对记者的问题,斯那定珠毫不犹豫地说:“疫情面前容不得我们斤斤计较。要多算大账,只要大家安康,一切都值得!”

“我们悄悄帮客人补好了胎”

正值午饭时间,安保组组长能学佳突然冲进巴拉格宗监测点食堂,对同事们说:“你们先吃,今天早上有一名旅客有事耽误没有随大家一起走,我现在送她去高速公路。”“吃一点再去嘛。”面对同事们的关心,能学佳没来得及回答便转身离开了。记者再次见到他,已是下午4时许,他抓起桌上的核桃,捏开就吃。

“住在这里的每一位监测人员,必须保障他们既放心,又安心。”能学佳记得,有一家4口从重庆到香格里拉租车,自驾去西藏旅游,返程途中来到监测点后,担心租用的车辆长时间停放会产生高额的费用。他说,“得知情况后,我们立即联系租车行。经过协商,监测点的工作人员帮忙把车开去退还,说明事情的来龙去脉,租车行还为游客减免了部分费用。”

每天做核酸、送食物、倒垃圾,只要隔离监测人员有合理需求,工作人员都会服务到位。不仅如此,他们还默默地做好事。“有一次巡查,发现一位隔离人员的皮卡车出现车胎漏气现象,我们就把车胎拉到县城修补好,避免他们离开时耽误时间。”能学佳笑呵呵地说。

(下转第二版)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22-09-21 面对大量沿国道214线经德钦县、香格里拉市返程的全国各地游客,迪庆州各族干部群众主动担当、积极行动,用真心真情服务和科学有效措施——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32211.html 1 温暖八方来客 守护生命健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