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汝村位于香格里拉市东部,属高寒山区,四周环山,耕地和田地分布其间,3个藏族村寨分布在尼汝河两岸,房屋依山而建。
尼汝先民属吐蕃时期的游牧氐羌部落族群,唐代迁入中甸(今香格里拉市)境内,主要来自吐蕃及青海承担南下攻打南诏任务的贝嘉德十二部,以后有的便在此定居下来。尼汝藏族以游牧为生,畜牧业在尼汝村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在生产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长期的游牧生活使他们与毛纺织业结下了不解之缘,穿的毛布、毛披肩、毛衣、毛毯子,用的毛帐篷、毛绳、马鞍、坐垫都是自己制作的。纺织品是他们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所以纺织工艺在这里代代相传,已成为尼汝村藏族家庭的传统手工业。
纺织工具
千百年来尼汝藏族都以游牧为生,流动性较大,尼汝先民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结合当地的生活环境和民族特性,制造了出门方便携带的纺织工具,整套工具均由6根30厘米长的竹杆和栎木板做成,当地称“塔差”。其他辅助工具如腰带(塔格拉)用羊皮制成;拴在腰间固定两块木片用来卷织好的毛布,称作“几亚”;布坐散(竹子做成)编裁绒时才用;塔绒(由木板和木片做成)汉族称“梭”;塔喷、呢、鞍、给、数均由竹子做成(主要用于分线和固定线);提升(是用来固定整个纺线的)等部件组成。
纺织工艺
尼汝藏族纺织在迪庆堪称一绝,由于地理、交通、文化等原因,当地至今还保留着较原始、古老的纺织技术,原材料均取自当地上等的绵羊毛和牦牛毛,这里的纺织特点是“女织男缝”。女人只需将牦牛毛、羊毛纺成线、织成布和上色,男人则要把织好的毛布缝制成各种服装及生活用品,如:塔区哇(男式服装)。
因毛布的颜色不同而藏袍叫法也不同,共有4种:用黑尼子布镶边的白布藏袍称作“挠舍区哇”,棕色的藏袍称作“独区区哇”,黑色藏袍称作“那区区哇”,纯白的藏袍称作“塔格区哇”。当地有“男人不会缝制就算不上真正的男人”之说。据村中老年人讲,“女织男缝”是祖先定下的规矩,由此他们认为男女分工要明确,男人的活不能女人做,如做了那这家庭中的男主人就不会顺利,这个习俗要求男人必须自力更生,粗细活都能自行完成,做到万事不求人。
纺织过程
纺织的程序分为7个部分:
1、将剪下的牛、羊毛洗净晒干;
2、“毕些”,用抓羊毛的专用工具把已经抓松抓均匀的羊毛再次抓成片状;
3、“给”:把牛、羊毛捻成线,捻线时用中指来调节线的粗线;
4、“这垛”又称线坨,将两三股线绕成粗的一坨,“日”又称令线;
5、将一坨线绕成“工”字形,再把它扭成“8”字形对折,放到甑子中蒸一个小时左右后晒干,再用力拉匀线,用高温蒸可以起到防缩水和增加线的弹力作用;
6、“先”又称牵线,根据所织毯子大小来决定所要线的长短;
7、将牵好的线与“塔差”固定好,一头拴在织布人腰上,一头拴在“提升”上就可以开始纺织。
纺织种类
尼汝藏族民间纺织工艺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制作精良,古朴大方,地域文化特色突出。栽绒(宗堤):用羊毛织成,可根据主人的喜好织些花鸟图,一般都织藏族人十分喜欢的传统图案。先织成长约200厘米、宽30厘米的毯子,再由相等长度、宽度的5片毯子缝制成一床栽绒,四周织“万不断”或“万变图”。一般情况下,10天可以完成一床,裁绒的底色均以白色为主,所织图案色泽鲜艳、和谐,毯面柔软细腻,洗不褪色,磨不掉毛,经久耐用,实用性强,常当被子、垫褥之用。
牦牛毯子(夏)由牦牛毛纺织而成,均为黑色,长250厘米、宽30厘米,由长度、宽度均等的5片毯子缝制而成,毯面不织图案,在毯子两边纺织七彩镶边作装饰,并在毯子另两边放“却罗”(线须),是防雨、防寒、保暖的最佳用具。
腰带、绑腿的织法均与织毯子相似。腰带的颜色都以红色、橙色为主,织吉祥结或七彩镶边图案装饰,下摆放“却罗”(线须),男腰带和女腰带所织图案及“却罗”长度不同。宽绑腿不织图案,织成布带;窄绑腿织图案,下摆放“却罗”(线须),图案男女、老少、未婚、已婚的各不相同,每个不同的图案都有不同的传说。
马料袋、午餐袋、茶盐袋的织法大致相同。马料袋、茶盐袋都织成条纹状,以黑白相嵌织成,在袋底镶上红色氆氇,有的还在氆氇上镶十字花图案作装饰。午餐袋由七彩毯子制成,色泽鲜艳,袋的四底镶上红色金绒布作装饰。亲朋来往、聚会时相互赠送的礼物多为午餐袋。
“塔”主要用羊毛织成,是缝制衣服用的毛布,一般以长约360厘米、宽20厘米为一卷,缝制一套衣服不论男女一般用两卷,男服饰有白色、棕色、黑色3种,女服饰有墨蓝、棕色、绿色3种。
尼汝纺织手工技艺是一项历史悠久、技术精炼、实用性强、观赏性较高的藏族传统工艺,它以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征备受世人瞩目。
(州文化和旅游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供稿)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