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维西县白济汛乡统维村洛吉古村民小组一处普通的农家后院里,不时飘出阵阵幽香。
一个不足20平方米的兰棚中,温度计、喷淋设备、风扇一应俱全,“得一梅”“长脚梅”“荷瓣”“如意素”等兰花长势喜人。兰棚的主人向阳松向记者介绍,棚内栽植了近300盆兰花,目前株数最多的是他培育发掘的梅瓣精品“得一梅”。
“这是我的镇棚之宝,曾经有人出过高价,但我始终舍不得出手……”向阳松指着一株红杆白花红舌的兰花介绍道,这是他在众多资源草中,经过长期培育、驯化出来的,经过16年的精心培育,开品稳定,并于2018年登记注册为中国兰花品种,到现在已经发展到600多株。
这棵兰花倾注了向阳松的所有心血。每天早上,他一起床就会到大棚仔细查看每一盆兰花的长势,兰花是非常娇贵的植物,而在向阳松眼里,它们更像是正在成长的孩子,需要精心呵护。
在所有兰花中,向阳松对“得一梅”最是喜爱。据他介绍,1998年,下岗回到家后,生活陷入困境,但向阳松认为打工不是长远之计,他希望有自己的事业。想到自己养花的兴趣,向阳松决心把兴趣发展成事业。于是他收购了大量的资源草,精心选育新品,通过不断培育、驯化,终于在2006年发现了一株梅瓣新品,并取名为“得一梅”,多年来有不少兰友登门求购,但他都没有对外销售。
虽然下岗后的那段经历很曲折,但向阳松却视为珍宝,他说:“不经风雨怎得见彩虹?正如‘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经历过坎坷才能挖掘出自己的价值,才能像兰花一样吐露芬芳。”
“置身在一盆盆兰花之中,让人心境平和。”向阳松认为,自己从兰花身上学到了淡定、平和。他说:“下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生活没有信心,失败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再奋斗的勇气。”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