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兰花产业由资源型向品牌型发展

近年来,在维西县委、县政府大力推动下,维西县加快兰花产业发展步伐,在全国各地举办的兰展中多次揽获金、银、铜等奖项,并于2017年成功举办云南省第十二届(维西)兰花博览会。

维西是中国细叶莲瓣兰的原生地和主产地,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细叶莲瓣兰之乡。在维西境内现已查明的兰花已有150个原生种、80余个特色名兰和200多个新种。其中,载入“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被云南重点保护植物名录列为一等级的云南素心兰属国兰中的佼佼者,主要高山花卉名录中杓兰属的5个优质原生种源为维西独有。

维西的养兰历史悠久,最早的记录可以追溯到明代。1983年12月,维西县成立了兰花协会,吸收会员达30多人,这也是云南省成立最早的兰花协会之一。首任兰协会长陈重勤先生驯化的细叶莲瓣兰“太白素”,在滇兰乃至整个国兰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年,由维西县科协和永春雪山植物园共同编辑出版的《滇兰栽培》一书,对云南兰花的分布、品种特征及栽培管理等作了全面介绍,该书一经面市,就被抢购一空,世人第一次从书本上了解到了云南兰花、维西兰花。

1990年,在福建厦门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兰花博览会上,陈重勤先生送展的细叶莲瓣兰“太白素”,以其飘逸隽秀的叶姿、一杆三花、清香四溢和洁白无瑕的花朵冠压群芳,震撼了当时只熟悉春兰、蕙兰、建兰、寒兰、墨兰等兰花品种的国内外评委,一举夺得第二届中国兰花博览会金奖,轰动了整个兰届。陈重勤先生也被吸收为中国兰花协会理事、云南省兰花协会理事、日本兰花联合会名誉理事。自此,维西的兰花种植步入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的发展阶段。

1991年,在时任云南省兰花协会会长潘光华教授的呼吁和反映下,云南莲瓣兰品种得到中国兰花专家吴应祥教授和陈心启教授的认同,并于1991年在吴应祥出版的《中国兰花》一书中正式确认了莲瓣兰及其学名。自此莲瓣兰作为国产兰属的一个种,得到国内外兰界的公认,它的风采也更为世人关注,在众多云南兰属植物中独领风骚。

在1995年昆明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兰花博览会上,几乎所有送展的莲瓣兰都被抢购一空。从此,维西野生兰花资源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全国各地,县内也掀起了群众养兰的热潮。

2001年3月,维西县举办了第一届香格里拉维西兰花节,其间,一盆名为“财神献宝”(后被命名为“心心相印”)的兰花获得金奖,同时以每苗5000元的价格被外地兰友买走,要知道当时一头牛也才几百元, “兰花热”在维西悄然兴起。

维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兰花产业发展,于2015年恢复举办了香格里拉维西兰花节,让许多养兰人重拾信心。2016年12月1日,为了保护和合理开发维西兰花资源,弘扬兰花文化,发展兰花产业,提高维西中国细叶莲瓣兰之乡的知名度,维西县人民政府向云南省兰花协会成功申办2017年云南省第十二届(维西)兰花博览会,省内外爱兰人士的目光再次聚焦维西。

近年来,维西全县大力发展兰花种植产业,已初步形成驯化栽培、规模种植、品牌打造、扩大销售等一系列的产业开发链条,成功举办了多届香格里拉维西兰花节,影响深远。据维西兰协会长陈洪武介绍:“目前维西兰协有157名会员,会员养兰已经达到40多万盆,规模达到3万盆以上的基地有3个,2万盆以上的基地有2个,会员中拥有兰花阳台经济的有100多个。”

未来五年,维西县将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兰花种质资源,做好种质资源保护和繁育,结合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分区域布局规划,如:中路乡以兰花设施化栽培及对外销售为主;塔城镇兰花产业主要围绕乡村休闲旅游、田园综合体来发展,作为“六花塔城”的一部分;保和镇和永春乡分别发挥好兰花市场交易平台、兰博会分会场交易平台的作用;其他地区仍以庭院式的兰花栽培为主,发展庭院经济、观光农业、景观农业。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22-03-28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28459.html 1 兰花产业由资源型向品牌型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