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浅析香格里拉市提升生态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 刘文惠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重要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最核心的生态竞争力,通过优化生态环境、集聚发展要素、提升可持续发展水平,从而实现经济社会良性发展。迪庆州“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战略目标的提出和努力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标杆、世界的“香格里拉”的发展方向,为新时代新迪庆的发展指明了道路。香格里拉市需以此为契机,以更加科学、系统的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利用独特的生态优势,提升自身的生态竞争力,真正利用生态优势造福香格里拉儿女。对此,笔者认为,一是要做到严格遵循四个关键;二是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矛盾;三是要抓牢抓实八项重点工作。

一、严格遵循四个关键

一是优先发展生态是关键。生态环境就是资源,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要在全社会积极唱响生态主旋律,树立“香格里拉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全国生态安全”的全方位战略思维,构建起人人都参与、个个尽全责、人人共享有的生态大格局,确保在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优先注重生态保护与利益,让生态文明建设在生态竞争力提升中更有温度、更具质感。

二是注重民生保障是关键。要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生态保护的新期望作为奋斗目标,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比如说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发展乡村旅游,进而带动农村产业兴旺,在规范生态保护行为的同时,重视生态保护的民生效益,增进更多的民生福祉。

三是严格规划约束是关键。在现有基础上,对如何提升和守护香格里拉品牌进行全方位深入研究,制定一套符合时代要求,切合实际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体系和考核指标,并注重规划的刚性约束,设定最有益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布局,确保规划的管理和执行。

四是健全制度保障是关键。在严格执行国家一系列生态保护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发挥好迪庆作为民族自治州的立法优势,建立健全香格里拉生态文明建设各项法律法规,为香格里拉生态文明建设扎牢扎紧制度“篱笆”,坚决做到“有规必依、违规必究”。

二、处理好三个方面的矛盾

一是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立的矛盾。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存在为了保护生态而抵制发展,甚至是停止发展的想法;另一方面,存在要发展就肯定有生态代价,只有发展上去了,才能去保护生态的想法。对此,我们要树立到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不是“二选一”,而是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一加一大于二”的理念。

二是处理好生态保护与民生保障难以平衡的矛盾。生态保护要应天时、顺民意、循规律,在做好生态保护的同时要注意群众的切身利益,不能搞“一刀切”,群众的生存问题不解决,那空谈生态保护毫无意义,比如一些地方出现的生态红线与农民土地纠纷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难免会经历“阵痛”,但是,在处理这类冲突时要讲究方法、充分调研,将群众的利益与整个社会的利益放在一起考虑,将群众作为主体,而不是对立的旁观者。

三是处理好理论指导与实际相冲突的矛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反复强调生态的重要性,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把生态列入西藏和涉藏州县的“四大任务”之一,对高原生态文明建设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而在现实中,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存在理念很明确,但是落实困难、办法不多、效益不明显等问题,因此要处理好理论指导与实际发展之间的矛盾。

三、抓牢抓实八项重点工作

一是做好资源整合,优化机制建设。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落实各级各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全力守住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走出一条生态文明建设的香格里拉路子。统筹协调林草、环保、自然资源、水务等各生态文明建设相关部门,整合资源,提高效率,守住香格里拉的绿水青山。

二是坚持立足长远,强化制度建设。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设计和制定,用制度规范、约束和调节人们的行为,一方面,我们要不断完善生态保护的各项规章制度,要探索和尝试生态与效益互补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对州、香格里拉市已出台的有关生态保护领域的规章制度,要加大监督执行力度,确保制度落实到位、发挥作用。

三是做到持续发力,加强生态保护和治理。深入推进河(湖)长制,抓好水源地保护;扎实推进“森林香格里拉建设”,大力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荒山绿化造林等重点工程,完善对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等保护地管理。持续打好“四大保卫战”,深入实施“绿水青山净土”行动计划,促进生态保护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环境优化和民生改善同步提升。

四是强化源头预防,实行最严格的生态执法。实施好国家相关法律和条例,坚决打击和整治草原、湿地、土地违法占用和破坏山体的行为。严格落实项目环评准入制度,推动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推广生态技术,发展生态产业。落实节能减排任务,加大耕地污染防治,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推动香格里拉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五是坚持突出重点,加快补齐生态保护基础短板。立足自身比较优势,搭建一批新型的生态文明建设有力载体,实施一批生态保护工程。

六是坚持绿色发展,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全力推进生态文明,落实筑牢西南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职责,全面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加快建设环境综合监管平台,依法查处打击环境行为,争取中央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调动群众保护生态的积极性。立足高原特殊性,在特色产业方面下功夫,加快推动文旅、水电等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强化绿色发展服务支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

七是做到统筹发展,将生态建设与产业有效衔接。壮大生态旅游业:紧扣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加快相关景区景点的提质升级和开发建设,依托丰富的自然风光、高原特色、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资源、民族特色文化,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推动生态旅游业发展。致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加强农业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大力发展从种植到深加工到市场的绿色食品产业链,构建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机制。发展新型产业: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核心竞争力,加快高原特色农林牧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打造高原绿色食品品牌,加快发展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推进工业企业达规升规,推动香格里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八是让乡村旅游助推乡村生态保护,增加农民增收。在生态环境敏感脆弱,生态安全地位十分突出的香格里拉,发展乡村旅游是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的突破口,是农村发展、农业转型、农民致富的重要渠道,留得住绿水青山,才能创造更多金山银山。发展乡村旅游必须加强对乡村环境的优化和美化,既要加大对森林、草场、湿地等生态的保护和修复,又需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做好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也是推动农民环境保护意识提高、观念更新的过程。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22-03-11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28119.html 1 浅析香格里拉市提升生态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