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我省“八五”普法起步开局

云南日报讯 (记者 瞿姝宁) 近日,省委、省政府转发了《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司法厅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年—2025年)》,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开展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我省“八五”普法正式起步开局。

全民普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据介绍,从1986年至今,我省已连续实施了七个五年普法规划。“七五”普法期间,全省各地各部门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与依法治理有机结合,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明显成效。全省共有2个城市、58个县(市、区)被评为全国法治创建活动先进单位,106个村(社区)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584个村(社区)被评为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

我省“八五”普法规划提出,普法工作的主线是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重点是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规划强调,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统领,重点宣传宪法、民法典和党内法规,突出宣传与云南高质量发展和提升边疆治理能力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入宣传与推进“三个定位”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关的法律法规。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把国家工作人员、青少年、边境和民族地区群众列为普法重点,实行公民终身法治教育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推进普法与依法治理有机融合,进一步加强乡村、学校、企业等基层依法治理;着力提高普法针对性实效性,把普法融入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过程,切实加强集“报、网、端、微、屏”于一体的全媒体法治传播体系建设;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深化“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机制建设;健全法治宣传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强基导向,推动各类资源向基层一线倾斜。

立足破解边境和民族地区普法工作难题,规划专门增加边境和民族地区群众为普法重点对象,明确了深化“法治宣传边关行”“法治宣传固边防”活动,实施“边疆民族地区法治文化建设扶持行动”、鼓励少数民族法治文化创作等具体措施,为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规划提出,到2025年预期实现的主要目标是:公民法治素养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升,城乡法治文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全民普法工作体系更加健全。为实现以上目标,规划明确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和刚性指标,包括州(市)党委、政府和省级部门每年要安排一定比例的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现场或通过网络旁听法庭庭审,推动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实现全省中小学法治副校长100%配备,将法治知识纳入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计划,5年内对所有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进行1次轮训;到2025年全省法治村(社区)占比达到70%;把法治类公益广告纳入媒体公益广告刊播责任,法治类公益广告数量不低于媒体刊播公益广告总量的十分之一等。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21-11-02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24840.html 1 我省“八五”普法起步开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