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乡村文旅景点老达保之后,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最近又有一个叫大歇场的自带底蕴的小村落声名鹊起。
大歇场,顾名思义,就是茶马古道上马帮队伍歇脚打尖的地方。这里位于澜沧县糯扎渡镇东部,与澜沧江毗邻,距离澜沧县城65公里,距离国道思澜公路8.7公里,海拔1314米。崇山峻岭、古道悠悠,曾经的赶马人不约而同地选择这里停留,一是作息时间决定,二是这里有一潭可以饮用的清泉。人气聚集,久而久之形成了小村落。
一边承载着都市人“归园田居”的人文情怀,一边肩负起乡里人“强富美”的家园梦想。大歇场在这样的背景下迎来了“蝶变”的机遇。
为保护传承民族文化,使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振兴乡村,糯扎渡镇雅口村大歇场村民小组由当地党委政府牵头,正在加紧以资源为根挖掘乡村个性,建设茶马古道上的特色村寨,以乡村旅游的“金钥匙”开启乡村振兴的大门。
记者来到大歇场,一间间青瓦红墙的农屋错落有致地点缀在山坡古道旁,小巷干净整洁,造型别致的路灯、古朴厚重的门饰、石板古道的蹄印……在这里都成了特有的艺术符号,走入其中,仿佛将人又带回马帮走夷方的画卷之中,颠覆了人们对于传统农村的刻板印象。
大歇场建有一座茶马古道博物馆,展厅实际面积700平方米、展品超过400个。馆内藏品大多是李剑锋几十年来穿梭在普洱茶马古道上的收集成果,部分藏品是村民自发捐赠的老物件。
博物馆第一层是茶马古道文化展,装修风格极具马帮特色,屋子里随处可见的当年马帮用过的石水缸、马驮子、油灯、炊具、蓑衣、竹编包等老物品,尤其是茶马古道微缩景观,生动再现了百年前“山间铃响马帮来”的热闹景象。第二层是木刻砖雕文化展,集中展示了中国传统工艺。馆里还展示有20世纪70、80年代供销社的老货柜、老杂志、旧唱片、年画和结婚证等老物件。自2018年3月正式对外免费开放之后,人气渐升,除了附近乡(镇)的村民,就连北京、上海、广州等省外的游客也慕名前来。
“等商贸区建好后我要租一个门面,做些吃的喝的,把现在的小生意搞得更红火”,看到进村的游客越来越多,马凤珍和不少村民摆起了简易的小摊,售卖农特产品和特色小吃,一天下来能有300元左右的收入。说起村里的变化,马凤珍满是感激,她说:“这些年我们享受到了很多的惠民政策,村子变得越来越美,大家可以做的事也越来越多,就连我们这些每天都在地里干活的农民都吃上了‘旅游饭’,以后的日子肯定比现在还要好。”
据了解,大歇场特色村寨建设,有政府规划和投入,有民间资本和村民的参与,相继修复了茶马古道,建起了风雨桥、文化活动室,还建成了澜沧县第一家农民绝版木刻创作培训基地,一张张出自当地村民之手,散发着浓浓乡土气息的农民版画远赴北京进行展出,备受青睐。应运而生的“驿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将民居与乡村旅游、文创艺术相融合,成为旅游休闲产业的“引爆点”,也成为村民实现致富梦想的“舞台”。 (来源:普洱日报)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