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富滇银行绿色金融主题采风行动——

走进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园 探寻生物多样性之美

● 云南网记者 赵津津 见习记者 时光远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保障。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将于2021年10月11日至24日在中国昆明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同各方分享中国生物多样性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向世界发出诚挚邀请,欢迎各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聚首美丽的春城昆明,共商生物多样性保护大计。为迎接大会召开,云南各地响应号召,迅速行动,一幅生态保护长卷在云岭大地铺展开来。

来到平均海拔3000多米的香格里拉,蓝天白云下绿草如茵、牧歌悠扬,山水林田湖草和谐共生,宛如走入一幅画卷之中。这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也是迪庆州最靓丽的名片。历年来,迪庆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立足高原生态自然环境优势,以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抓手,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样板。在各级政府部门、国内外保护组织、科研机构、基金会等机构的大力支持下,香格里拉第一个公益性植物园——高山植物园建设起来了。该植物园自1999年开始筹建,完成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再次向公众开放。植物园占地67公顷,位于香格里拉市区北郊10公里纳帕海国际重要湿地北山,园内海拔在3200米至3600米。

9月1日,“富滇银行绿色金融主题采风行动”记者团走进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园,探寻生物多样性之美。

探寻·共赏生物多样性之美

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园是高山植物集中科普展示和生态旅游园区。自建园以来,就地保护高原高等植物620余种,迁地保护400余种。同时,园内还保护了鸟类、昆虫、哺乳类、两栖爬行等野生动物种类。这里不仅是香格里拉的后备花园,还是野生动植物的活体基因库。许多在外销声匿迹的植物却能在园区内找到,是绝佳的研学之地。

从香格里拉市区出发,沿国道214线向北行驶10公里即达园区,途经纳帕海国际重要湿地。园区内设置观景台,登高望远,纳帕海湿地的绝美风光映入眼帘,牦牛、马儿、羊群、飞鸟……一步一景,诠释了高原生态美。据了解,植物园内还设有科普展览馆,馆内陈列多种多样的植物画册。每年2至3月,馆内举办独具特色的室内花卉、书法、奇石和摄影展,备受游客欢迎。除此之外,园内可参观游览的还有植物迷宫区。迷宫里种有各种植物,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植物在这里生长。

园长方震东介绍,4月至10月为园区花季,郁金香、水仙、报春、杜鹃、杓兰、角蒿、点地梅、百合、绿绒蒿、翠雀、蔷薇、马先蒿、乌头、龙胆等类高原花卉竞相开放;9月至11月是园区观果季,各种栒子、山楂、荚蒾、小檗的果实诱人。不仅如此,这里常年可观飞鸟,四季风光各有不同。来这里游玩看美景,更像是与千奇百怪的生物来一场约会。

令人意外的是,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植物园。“这里很有意思,是衮青寺遗址。”方园长指着一处草丛说。不止衮青寺遗址,茶马古道线段遗址也有部分保留在高山植物园。建设植物园,既是对遗址进行充分保护,也是对遗址内的生物多样性作相应保护。一路探寻生物多样性的奥秘,可以看到植物园还设有域外植物区、大田试验区、贡宾社神山、野生牡丹园、腋花杜鹃灌丛、苗圃等景点。没有华丽惊艳的壮观场景,却处处展现了生物多样性之美。

保护·共建生命共同体

“经过我们团队的努力,香格里拉很多珍惜濒危植物受到保护,近几年,濒危物种的数量得以恢复和增长。”方园长说。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与延伸,香格里拉的珍稀、特有物种正面临栖息地消失、生境改变、采集加强等威胁。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生态保护修复贡献力量,是建立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园的初衷。通过繁育实现保护和利用,现阶段园内就地保护香格里拉620余种高等植物,迁地保护400余种。另外,方园长还带领其团队常规开展物种编目、建档、种质资源收集和繁育研究方面的工作。

“我们更多站在生物视角思考,还自然一个‘自然’的状态,蚊虫不消杀,植物也不做园林景观式的修剪,其实更重要是为这里面的动植物们营造更好的栖息之所,所有动植物是这里的主人,所有来的人都是访客的身份。”方园长说。植物园对园内生物多样性实行严格保护,实时监测物种的生长状况和数量,确保重要的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

植物园建立以来,每年接待国内外著名大学、植物园、研究所、保护机构的科学家、研究生、志愿者、实习生来香格里拉开展科研合作与交流、志愿者服务等活动,极大推动了当地生态保护研究的展开,提高了科研水平。不仅如此,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园还与TNC、美国密苏里植物园等机构组成监测队伍,到滇西北的德钦闰子拉雪山和香格里拉大雪山开展高原生态环境监测。监测队伍在监测山峰附近4000多米的高海拔地区扎营工作。队伍对两个目标区域总计7个山峰的固定样地进行样方调查,下载温度数据,还进行标本鉴定、数据录入等工作,并将本次监测的温度和植被监测结果进行比对,量化评估气候变化对滇西北高山生态系统的影响。

除此之外,基于大规模实地调查数据开展“在线活植物志(Living Flora Online)”建设,植物园采取救护繁育基地以及种质库、基因库等迁地保护措施,香格里拉的动植物品种数量得到丰富。另外,植物园还积极参与植物资源管理建设,收集各类植物的标本,并将其上传至自然标本馆平台,实现了在线物种鉴定、自动化编目,为植物科学普及、资源利用和保护提供信息支持。

全参与·共享生态旅游发展成果

高山植物园的建立,促进了纳帕海省级自然保护区面山生态环境的整体保护和生态旅游的发展。有的老百姓开始从事生态旅游服务业,通过从业方式的转变实现增收。植物园发展生态旅游,还改变了挖沙采石等传统资源利用方式,实现了人与环境、野生动植物的和谐相处。

除了引导当地社区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每到园区季节性繁育、种植苗圃时期,园区还聘用社区群众充当临时工,引导大家参与到植物园的保护中,让保护生态环境理念深入人心。据了解,植物园建园范围涉及香格里拉市建塘镇解放村贡宾村民小组。贡宾村民小组位于纳帕海环湖公路东北入口处,全村有67户340人。从2017年起,园区每年兑现给该社区土地补偿金27万元;园区季节性临时用工使用本社村民平均达1200人次/年,社区群众因此受益8.4万元/年。2017年起,香格里拉大黄开始推广到该区农户种植,也将进一步给社区群众带来经济收益。据了解,植物园每年会向国家争取一部分资金,对园区涉及的老百姓给予一定的补偿,让他们积极参与到绿色创建、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来。

“我们是土生土长的贡宾人,之前的神山(高山植物园所在地)被挖得一塌糊涂,后来方老师来这里建了植物园,从什么都没有到现在整片山都是各种植物,20多年了,生态环境恢复得很好。”植物园所属村——解放村原村支书七林顿珠说。

据悉,高山植物园在管理和用工上体现社区参与,在生物资源开发和创新产业培育上立足增加社区农户收入,在生态旅游发展上与社区共享成果,从而实现保护的目标。

如今,通过一系列生态修复,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园不仅植物品种数量增多,还引来了许多其他野生动物。每到旅游旺季,这里一片人与珍稀动植物和谐共处的景象。近年来,各中小学校大力营造“绿色、环保、节约”的校园文化,把绿色教育、绿色教学、绿色活动、绿色校园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植物园积极与学校合作,建立横断山区植物科学知识普及基地,为当地居民、学校提供休闲、受教育的环境,为地方政府及民间社团举办科普活动提供场所。迄今,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园已获得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基地、云南省科学普及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目前,生态文明理念已成为迪庆州各族人民群众的共同价值追求。方震东说,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园已与美国密苏里植物园、澳大利亚国家植物园、俄罗斯国家科学院中西北利亚植物园、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阿德芬植物园等一些国外知名的植物园、植物研究机构、园林部门、园艺协会等建立起了广泛的联系和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科研水平提高了,参与保护的人越来越多了,高山植物园的发展越来越好了。

一株株野蔷薇、一棵棵云杉……无数的植物在高山植物园生长繁殖,成为靓丽的风景,一幅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新画卷,在雪域高原徐徐展开。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21-09-09 富滇银行绿色金融主题采风行动——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26454.html 1 走进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园 探寻生物多样性之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