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开展和谐寺院创建 促进藏传佛教中国化

● 寿国寺民管会副主任 斯郎邓珠

爱国爱教,为和谐维西服务

自我寺和谐寺院创建工作开始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统战民宗部门的关心下,我们组织学习宗教政策法规,了解时事政治,自觉践行“四条标准”,用实际行动积极贯彻党的民宗宗教政策,与时俱进、发扬爱国爱教、弘法利民的优良传统。“爱国爱教、弘法利民”的具体体现就是热爱祖国、关爱众生,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服务、服从于国家最高利益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历年来,寿国寺僧众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宗教活动场所“五进”活动,坚持唱好国歌、升好国旗、学好法律、讲好民族团结、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寿国寺所在地民族结构特殊,分别有藏族、纳西族、汉族、傈僳族等民族,寺院对周边群众从未有分别对待的情况,一直呼吁周边的群众要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寺院在恢复重建过程中,长期为周边群众提供务工岗位,助力了周边群众的增收。

坚持构建健康和谐宗教关系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寺院恢复宗教活动以来,一直自觉接受各级党委政府的监管和领导,坚持宗教不干预行政、司法、教育等国家职能,配合寺院管理局多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教育和引导信教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国法和教规的关系,提高信教群众法制观念。二是坚持民族团结,长期以来寺院与周边村寨群众关系和谐,相互之间经常交往、交流。三是思想建设方面,寺院活佛僧众一贯主张倡导各宗教平等和谐。

坚持民管会建设不放松

在寺院管理局的指导下,寺院民主管理委员会制定了民主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形成了以法律为准绳、以制度为补充、依靠制度管人管寺的长效机制。并定期调整充实民管会班子成员。在民管会班子成员的配备上,坚持把政治立场坚定、学识造诣高、品德能服众、管理有能力的僧人推选为班子成员,形成了民主管理、社会管理、依法管理的工作格局。

加强爱国僧才培养

寿国寺僧尼始终积极践行“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四条标准。一是选送了一批爱国爱教的优秀僧人到迪庆藏语系佛学院学习深造,并于2017年从佛学院毕业,其中11人在同年的新学衔考试中考取了“智然巴”学衔。在2019年和2021年新学衔考试中,先后有7名尼姑考取初级学衔“禅然巴”,在寺院民管会换届选举中,民管会班子成员有两位“智然巴”,两位“禅然巴”。二是积极参与各级党委政府组织的“四条标准”学习教育培训,并将“四条标准”的学习教育贯穿于寺院日常管理工作中。

坚决抵御境外渗透、防范宗教极端思想

历年来,寺院管理局和寺院民管会经常教育广大信教群众和僧尼,像珍惜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改革、稳定、发展大好局面,用实际行动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同时,我们也高度重视互联网宗教问题,要求僧尼和信教群众做到不传谣、不信谣,不和境外人士勾连,不接受境外捐赠,并在微信和抖音等新媒体上大力传播正面声音,传播正能量。

在今后的寺院建设中,我们将坚持藏传佛教中国化方向,坚决服从党的领导,切实增进“五个认同”,自觉践行“两个维护”,促进寿国寺宗教关系健康和谐,积极发挥宗教人士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21-07-06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22397.html 1 开展和谐寺院创建 促进藏传佛教中国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