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学珍
档案文化是人类在档案利用和管理工作中体现出来的文化特征,档案文化传播的主要目的是对已有档案资源进行有效地传播,扩大文化影响力,使档案资源更好地满足人类对档案文化的需求。档案文化新媒体传播实质上也是对档案利用管理工作的延伸和拓展,在档案文化传播过程中,充分发挥资源和表达这两个主要维度,以档案内容和档案方式的有机结合,通过利用各种传播方式来传播档案文化,更好地发挥档案文化的重要作用,以此来增强迪庆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软实力,进一步促进档案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迪庆是云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不仅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而且有丰富多彩的档案文化,特别是藏文档案更独具特色,是云南省多民族文化的特色之一。
档案作为人类历史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记载着迪庆的历史,向后人揭示历史的真相,服务当代,惠及子孙。档案所收藏的每一幅图片、每一个卷宗都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材料,具有很高的保存价值和现实使用价值。纵观历史,档案的载体历经了甲骨、金文、缣帛、简牍、石刻、纸质等书写材料使用,到现在的声像档案、电子档案,发生了重大变革。尤其是电子档案的产生,在档案工作的运作方式、基本理论乃至思维观念上发生了重大变革,也可以说是档案领域最剧烈的一次变革,是新时代的挑战。迪庆的档案也是如此,面对这一历史现状,要与时俱进,应对挑战。
迪庆虽然没有惊天动地、包罗万象的历史档案收藏,但有翻天覆地的历史变迁的档案收藏其中,有它十分珍贵的历史价值和现实利用价值。
新中国成立前,迪庆的历史档案和文书档案几乎收藏在各寺院、土司府、县衙等。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迪庆藏族自治州成立后,建立起了州、县档案馆,充分发挥起档案馆的社会功能作用。
翻开档案的每一页,它能够告诉我们的是迪庆社会历史、民族文化的记忆,它承载着古老文明与历史,担负着“今世可以知古,后世可以知今”的历史重任。
随着科技的进步,迪庆与内地一样缩短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催生了新媒体,通过新媒体的实际应用,潜移默化间改变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给档案文化的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希望,我们不得不去探讨和思考新媒体环境下迪庆档案文化新媒体传播的有效途径,绝不能让档案资料像冰山一样存放在库房里,失去其意义和作用。
笔者认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新媒体在现实生活当中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愈发多样性、愈发大众化,随着新媒体的运用和发展,催生了档案文化传播的新特点、新载体、新形式。档案文化要传播,并取得成效,必须要有效地应对新媒体的发展趋势,抓住新媒体的规律和特点,推动档案文化传播的发展,关键要从培养档案管理人员方面入手,多培养新型档案管理人才,同时借助新媒体的平台,对可以公开发布的档案资料整理成迪庆档案文化产品,并推动档案文化的传播。尤其是要把这些档案信息资料本身的文化价值和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让档案从堂馆走向民间,走到普通百姓的家中,与大家一起分享。
档案的文化传播是通过采取多种媒体渠道,将档案本身的内容信息记载进行有效利用、有效传播,以此来满足人类对于档案文化需求、开发利用。从当前的现实生活中不难发现,档案文化的传播主要是依靠网络、报刊等多种媒体渠道、载体、形式,将原始档案或有关档案文化的材料进行有效传播。并且把档案文化传播作为提升和普及档案文化的一种手段,在推动档案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具有突出的作用。迪庆档案文化传播也应该如此,与新时代同步,与国际接轨,与广大受众共同分享,因为,迪庆香格里拉品牌是世界的、全人类共同的文化产品,我们绝不能独享其成,我们要用宽广的胸怀、开放的眼光,与全世界、全人类一起共享香格里拉文化品牌的伟大成果。
就迪庆州自身来说,全州人口有40多万人,在过去的档案文化传播的过程中,由于现实环境、文化程度的局限,导致档案文化传播的推动者仅局限于在档案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使得档案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局限性,打不开局面,受众很少,失去其社会服务功能。尤其是在过去的传统媒介传播档案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往往让受众被动地接受档案,更多地注重受众的接受面,缺乏对于受众想要了解内容的考量,研究分析受众心理、受众感受、受众需求,档案以管理为主,不注重档案文化传播,缺乏传播服务。
当前,在新媒体背景下面临的是如何提升迪庆档案文化传播,让广大受众了解迪庆档案文化,让迪庆档案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这是我们的使命,也是当前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脚步,充分利用和发展新媒体这一时代发展的利器,打破传统档案文化传播的局限性。一方面要用创新的理念,打破传统的地域和时域的局限,另一方面要用新媒体的手段,扩大传播的途径和受众的范围,有效地降低在过去档案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所消耗的成本,并将档案文化传播的主体逐渐向大众化发展,做好大众化档案文化传播,服务于大众。
在传播规律和形式上,在新媒体的传播过程中,表现形式要有多样性,把档案文化传播做得更好,把文本、音频、视频、图像等逐渐融为一体,传播途径逐渐多样化,内容制作逐渐品牌化,目标定位逐渐特色化,建立起档案信息网站、档案微信公众号、APP、微博、档案论坛等载体,更重要的是借助网站、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传播中,绝不能忽略这些平台的其他功能的开发利用,诸如在运用的过程中,分享功能以及评论功能。不管在理念上还是运用过程中,要做到广泛性与独特性并重。只有通过档案文化传播形式多样化,内容特色化,才能使得迪庆档案文化传播取得更为良好的传播效果,才能为广大受众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档案文化信息服务。构建档案新媒体传播方式。档案文化传播要遵循“内容为王”的理念,内容是档案新媒体传播的最强大的生命力,只有“内容为王”,才能提高档案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
在传播内容上,要在传播历史档案的基础上,为新时代新迪庆建设服务,紧紧围绕“生态立州、文化兴州、产业强州、和谐安州”的迪庆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利用迪庆档案文化传播,更好地了解迪庆的历史,分析和把握现状,预见未来发展。从档案的本质属性看,档案来源于文件,具有历史再现性、知识性、信息性、政治性、文化性、社会性、教育性、价值性等特点,其中历史再现性为其本质属性,其他特点为其一般属性。再从原始文献的角度看,档案是再现历史真实面貌的原始文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媒体环境下迪庆各族群众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迪庆档案文化传播工作借助于新媒体的优势使其有了较大的发展空间,迪庆档案文化传播的交互性得以增强。因此,在当前迪庆档案文化传播工作中,通过综合运用新媒体平台,进一步对档案文化传播的环境进行改善、构建,以此来推动迪庆档案文化传播工作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