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我和三坝纳西族乡

三坝乡白水台景区。(图片来源于网络)

●殷著虹

三坝,香格里拉市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区域。而对于三坝的认识,是小的时候从父母那里听来的,曾到三坝下乡的父母告诉过我:“三坝风光秀美,物产丰富。”长大后我从白水台的传说和哈巴雪山的故事中产生出对三坝的神往,而身临其境竟是我年过半百之后的事。

我对三坝的真实认知是 2008年的春天。这年州委组织了“千名干部入户促小康”活动,我被派往三坝乡哈巴村工作。当我走进三坝后,这方热土的春花灿烂和悦耳歌声让我触景生情,也让我带着美丽的畅想投入到工作当中。就因为我心旌摇曳、难以忘怀,我便在工作之余,把那份兴致与情感整理成散文和诗歌。对“三坝纳西族民族乡”之名,也像一幅山水田园画印在了我的脑海之中。

正是对三坝的感念,这年下乡结束后,我写了一篇散文。文章一开头我写道:“香格里拉县有一个三坝纳西族民族乡,民族乡有一处仙人遗田的胜景白水台;白水台以其神奇美丽名扬三坝,三坝人为拥有这天下奇观而感到荣耀。”可这篇文章发表后不久,我却对“三坝纳西族民族乡”这一名称产生了质疑,便开始了一番考证和求索,最终让我铁心要为“三坝纳西族乡”的称谓规范正名。

我对“纳西族民族乡”的称谓产生质疑,源于2011年的夏天。当时我和单位干警一行,前往香格里拉县五境和德钦县拖顶两个乡开展业务调研。当到达拖顶乡后,乡政府门口悬挂的牌匾吸引了我的注意。只见几块牌子上面都赫然写着:“德钦县拖顶傈僳族乡”。这让我联想起了“香格里拉县三坝纳西族民族乡”。二者都是民族乡,可为何此处名叫“傈僳族乡”,而三坝却叫“纳西族民族乡”呢?三坝乡多余的“民族”二字是何意义?是否有特定的区分呢?一时间的疑惑,让我心中有了疙瘩。

调研归来之后,我与丽江亲友通信中了解到,邻近的玉龙县有三个民族乡,它们的称谓分别是:“石头白族乡、黎明傈僳族乡和九河白族乡”。至此我开始意识到“三坝纳西族民族乡”确实多出了“民族”二字。之后我再通过互联网查询,看到西藏自治区也有一个纳西族乡,而其称谓是“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盐井纳西族乡”。由此我断定得出,“三坝纳西族民族乡”称谓的异样,一定是出了差错,导致这一不恰当的名称被沿用至今。

好在这年之后,我于2012、2013两年都被抽调为“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再次到三坝乡哈巴村驻村工作。也就在我列席三坝乡人代会之时,我向乡人代会提出规范使用三坝纳西族乡名称的建议。可遗憾的是乡里有的领导和人大代表要么不知情,要么不以为然。更有的乡干部不领会用意,还以为我是无事找话题,对我说:“三坝是迪庆州唯一的纳西族乡,名称不会错的。”真叫我啼笑皆非。

我在无助的情况之下,想到了州民政局负责地名工作的中学同学,当我找到他时,他告诉我说:“民政部门管理的是区域地名,涉及民族称谓的,得由人大机关批准。”我便又到了州人大办公室咨询,得知迪庆三个民族乡是1988年“撤区建乡”时批准成立的,至于民族乡的称谓是由民族事务委员会管理的。我又找到了县民委,可工作人员都是新人,对过去的事他们都不了解,告诉我说:“这件事时间很长了,要查阅文件得到档案局。”

走过了一大圈,却没有解决实际的问题。所以一种失落感涌上了我心头,我只能独自叹息。诚然这件事超出了我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职责范围。继续刨根问底吧,这事又不属于我所在单位的工作范畴。我只能无奈地放下了此事。

这年底我结束了下乡工作,次年10月我退休了。对于未能规正三坝民族乡称谓一事,我内心有一种莫名的遗憾。而三坝乡依旧使用着不规范的称谓,各种公文和会议也一如既往地冠以:“三坝纳西族民族乡”之名。或许这个称谓对于不知情的人来说,没有不妥之处。可作为行政区域的名称来说,它给人印象却是不伦不类。所以,我盼望有一天能够按照法律法规得到纠正。

世间上总有一些事情叫“峰回路转”,总有一些愿望叫“心想事成”,还有一种执念叫做“锲而不舍”。当我无望推开纠正三坝纳西族乡称谓之门时,幸运之神却悄悄把开门的钥匙交给了我。2015年伊始,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呼叫着我。原来是我所工作单位征求我的意见,想聘用我再到三坝乡下乡,以做好实施精准扶贫前的各项工作。我愉快地接受了聘请,便再次走进了三坝乡。

当年新春,香格里拉县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撤县设市”挂牌仪式,并筹划着“梦开花的地方——世界的香格里拉”系列主题活动。我意识到这是一个重提规正三坝民族乡称谓的绝佳时机。当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乡党委书记史利平和乡人大主席和小龙后,得到了他们的支持。他们委托我搜集相关文件材料,便于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情况。

于是我通过互联网信息,搜集到了1993年8月29日国务院批准国家民委修订的《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同时联系上了国家民委办公厅,他们向我传来了2011年11月17日《国家民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有关民族乡称谓的通知》。此间乡政府还掌握到,造成三坝乡称谓不规范的原因,早在1988年中甸县未更名时,刊刻印章不严肃认真所造成。这些材料都为三坝纳西族乡正名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让我和所有三坝人欣喜的是,当乡里的请示上报之后,市里很快给予批复,2015年5月11日,乡政府所在地各机关正式悬挂出书有“香格里拉市三坝纳西族乡”之名的牌匾。同一天正式启用冠以“香格里拉市三坝纳西族乡”的乡村两级的印章。对于每个三坝人来说,从此身份证件上的住址回归为“三坝纳西族乡”。

有道是“名正言顺则事成”。当三坝纳西族乡的称谓得以清源正本,这个秀美的山乡也就展现出了新貌。而今当地的乡村干部和各族群众,在乡党委的领导下,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推进着“产业兴乡”的乡村振兴战略。就在这个欣欣向荣的民族大家庭里,人们深情地耕耘着“仙人遗田”,“啊哩哩、花花色”的歌声荡漾在春风中。至此,我衷心祝愿三坝纳西族乡和当地的父老乡亲们噶哟嗬、觉哟嗬、可可哟嗬(纳西语:幸福美好的意思)!祝三坝的明天更美好!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20-02-05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11068.html 1 我和三坝纳西族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