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浅谈地方党报新闻标题的制作技巧

● 陈义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写好新闻标题新闻报道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标题对受众有着很大的影响力,简练生动的标题能很快吸引读者,提高阅读速度。在新闻信息量爆炸的今天,受众更倾向的是“短、平、快”的新闻报道内容,报纸新闻标题的好坏与否直接决定了受众是否会选择阅读。要想提高报纸新闻的阅读率,应该对新闻标题进行创新。以下,笔者就如何写好地方党报新闻标题作粗略探讨。

一、新闻标题要标新立异

新闻标题作为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所报道事实的高度概括。当受众面对报纸或者网络信息,触觉上最关心的应该是新闻标题。如果新闻标题具有足够吸引力且是他们关心的内容,那么他们便会选择继续读下去。反之,即便新闻内容再精彩也无济于事。诸如“看报看题”“5秒效应”的提法已不新鲜。纸媒要想在新闻“短、平、快”时代中生存下去,并且取得长足发展,首当其冲需要作出创新的便是新闻标题。一个生动形象、具有吸引力的新闻标题是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那么,怎么样制作标题才能最大程度地吸引读者眼球?笔者在新闻工作实践中感悟到,作为版面第一视觉元素的标题,既要标新又要立异。准确概括新闻的内容是对标题的基本要求。标题要标新立异,还要找准新闻的卖点,突出新闻的鲜活性、简约性、新奇性极具接近性的内容。这类标题充分满足了受众的“知情”心理,应该说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目光。迪庆日报作为地方机关党报,长期以来,在新闻标题的标新立异方面作了一些大胆的探索和实践,得到了受众的好评,如《站在梅里雪山与世界通话》,这则新闻写的是迪庆移动通讯的变化,梅里雪山至今无人登顶,此标题全面深刻地反应了迪庆通讯的变化;《五境乡鸡窝里飞出一只“金凤凰”》,这篇新闻写的是农村的一位养鸡致富带头妇女,鸡窝里怎么可能飞出“凤凰”?吸引了受众的眼球,起到了标新立异之功效,也因此读者和点击率飙升;如《这头牛有点“牛”》《雪山脚下小康村》《在飞针走线中传承“非遗”》《农杰的“毒”门致富梦》等标题,可谓大胆探索,读来朗朗上口,令人耳目一新。

二、新闻标题创作时的基本要求

1、 准确。准确是一个新闻标题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同样也是拟定新闻标题制作时第一个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准确,就是要做到题文相符。用词太宽超出新闻事实范围;用词太窄则无法全面概括新闻事实。将“准确性”放在首位,可有效避免产生歧义与片面性。

2、 凝练。凝练,简单来说,就是要将新闻事实的关键内容以最少的字完整、清晰明了表达出来。实践证明,与长标题相比,简洁明了的新闻标题更受受众“青睐”。

3、传神。传神,就是要做到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受众耳目一新的感觉,它是新闻标题制作中最考验记者编辑能力的,需要记者、编辑具有扎实的写作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三、新闻标题要“活”起来

我们翻看当下的报纸,便会发现仍然有部分报纸“因循守旧”,特别是会议类消息,往往是“天下同一类”,在句式上仍习惯采用祈使句,用词多严肃且具有号召性,使读者在阅读时容易产生在报告厅听报告的感觉。在信息碎片化的今天,如果会议类报道采用这种方式,无疑是自找苦吃,通常会很快被淹没,产生不了实质性的效果。

同样的新闻事件,不同的表述方式所达到的传播效果是不同的。想让读者对新闻事件关注,除了新闻事实本身的吸引力外,还需要在语言的运用上下工夫。

1、动词的运用

新闻标题是“一瞥”的艺术,标题过长,会让读者视觉疲劳,不愿读下去。所以在表述上要言简意赅。在汉语中,动词是最富有主动、活泼的词素。要把标题写得引人入胜,动词的运用是关键,最确切、最有个性的动态语言,能够让标题产生“立体感”。如《迪庆日报》2011年12月11日一新闻标题:《“照”出时代变迁》,一个“照”字动词,写出了30年间,高原照相馆在用影像记录时代的变迁,这些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百姓生活巨变的真实写照。

2、数词的运用

在新闻标题中使用数字,可以使表述更具说服力,引起读者的关注和感情共鸣,起到化平凡为新奇的作用。如《迪庆日报》于2011年12月4日刊发的《200个孩子的妈妈》,一个母亲有200个孩子,200个这个数字深深地吸引和打动了读者的心。

3、善用音韵增加标题韵律美

富于节奏美感的新闻标题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读者接受和记忆。

谐音字一直以来都深受广大文字工作者的喜爱。借用一个同音的字,来表达另一个字的意思,既增加了趣味性,且常常能产生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在制作新闻标题时,如果能巧妙利用谐音字“同音不同字”的特点,会大大提升标题的表达效果,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迪庆日报》2017年5月3日刊发的新闻《邓翠芝抓住“鸡”会过上好日子》一文,“鸡”和“机”谐音,一个“鸡”字写出了农村妇女邓翠之抓住机会,养殖尼西土鸡,走上脱贫之路的新闻事实,点亮了整个新闻事实,起到了画龙点睛之效。

四、活用修辞增添标题意蕴美

修辞为新闻标题提供了广阔的语言艺术空间。标题中运用修辞不仅可以更具吸引力、感染力,而且可以形象、传神地表达新闻作品的内容,揭示新闻主题。新闻标题中常用的修辞有比喻、设问、对比、双关等。列如:在新闻标题中使用恰当的比喻,可以把深奥的事理变得浅显易懂,能够起到化平淡为神奇的效果。如《迪庆日报》2009年刊发的特别报道《从“肚子”到“柱子”》肚子比喻的是只会生小孩的旧时代妇女,柱子比喻的是新时代藏区妇女成为寻觅商机、自主创业的时代新女性,这样巧妙地运用比喻标题,怎能不引人注目。

报纸新闻标题是记者、编辑在进行新闻创作时需着重思考、精雕细琢的部分。仅靠上述几项技巧还远远不够。总的来说,这不仅要求记者编辑具有扎实的中文基础,还应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及对社会的观察分析能力,能及时掌握社会新闻热点,从新兴媒体中吸取营养,让新闻标题“动起来”。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19-05-21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6121.html 1 浅谈地方党报新闻标题的制作技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