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阅《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志》,得知在20世纪70、80年代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维西籍战士英勇牺牲的有石军(中路乡施根登)、李志忠(叶枝巴丁格的洛可)、和顺明(叶枝乡迪姑)、余永祥(白济汛共厂)。作为中越边境冲突的主战场,老山曾经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也牵动着我的心。战争硝烟已散40多年,我一直想去老山接受思想洗礼,但未成行。 我想,我和老伴都是年近70岁的人了,不知哪天“挥手”而去,所以争取在今年清明前去老山和麻栗坡烈士陵园祭拜英雄,并得到了幺儿的理解和支持。今年的2月18日,幺儿开车,我和家人从维西出发,2月23日冒着浓浓的雨雾朝老山方向前进。老山大门上“雄镇南疆,威名远扬”的几个字远远就能看到。在路边一个防空洞上用红油漆写着对联:报效国家(横批),胸怀壮烈守国门(上联),坚如青松志不移(下联)。 我边走边用手机拍景物,约40分钟,到了老山主峰。在老山主峰矗立着“老山精神万岁”的汉白玉纪念碑,碑高1.984米,宽0.428米,寓意1984年4月28日收复老山。老山位于中越边境12号至13号界碑之间,主峰海拔1422.2米,山势险峻,古树参天,竹林成海。老山主峰北侧的广场两边分别是表现战争期间军民团结、鱼水情深的巨幅浮雕,左边分布着10余块用天然奇石雕刻而成的《血染的风采》《热血颂》《小草》《再见吧!妈妈》《十五的月亮》《望星空》《两地书,母子情》《我爱老山兰》等老山经典歌曲的碑林。右面空地是“将军林”,为历次到老山视察的部队首长植下的纪念树。广场上有一座“战斗英雄”张大权烈士头戴钢盔,身穿戎装,双手紧握冲锋枪的雕像。 我们下山途中在“老山第一村”瑶家园吃午饭,老板是个叫龙花的瑶族妇女。她说,对越自卫还击战期间,她经常能听见枪炮声,那时她才7岁。去年,沈阳军区一名文工团演员朱晓红曾在她的瑶家园用餐时深情演唱过《英雄我们接你回家》这首老山经典歌曲,感动了很多人。从她的微信朋友圈中能看到当地村民修剪古树茶,春节期间军民进行篮球友谊赛等视频,反映了现在边境的和平安宁。 到了麻栗坡烈士陵园,沿门亭拾级而上到达烈士陵园中心,四周筑石墙保护。从山脚至山顶共安放着21排937名烈士的遗体。在第15排,我看到了维西籍的余永祥烈士之墓,大理石碑文上精雕着烈士生平:“余永祥,云南省维西县人,汉族,一九六三年四月生,初中文化,一九八二年一月入伍,一九八四年七月十二日在老山地区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英勇牺牲,追记三等功。” 石军烈士生前毕业于维西一中高五班,作为既是同乡又是校友的我,后来得知他去参军并已牺牲。据他的战友回忆,1979年2月23日,石军所在连队奉命攻打敌“796”高地,作为副班长的石军冒着敌人雨点般的子弹,向敌阵地扑去,用一梭子弹消灭了敌人的高射机枪手。此时,越军战壕里飞来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耳部,战友们立即给他包扎,他却坚定地说:“不要管我,快消灭敌人。”接着他又消灭了一个正在投手榴弹的敌人。石军刚要往上冲时,不料头部被敌军机枪扫射中弹而英勇牺牲! 我向石军的战友了解到,石军烈士后来安葬在了金平烈士陵园。此行我和家人从麻栗坡打道回府,虽然没能到金平祭拜石军而留下一些遗憾,但石军和所有为保卫祖国和平安宁而牺牲的英雄们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