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奥秘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王玫 发布时间:2023-06-27 10:27:07

午后,阳光洒满露台,伴着淡淡的茶香,我倚靠在摇椅里读书。一篇题为《年轻》的短文吸引了我。文中写道:“年轻,并非人生旅程的一段时光,也并非粉颊红唇和体魄的矫健。它是心灵中的一种状态,是头脑中的一个意念,是理性思维中的创造潜力,是情感活动中的一股勃勃的朝气,是人生春色深处的一缕东风。岁月可以在皮肤上留下皱纹,却无法为灵魂刻上一丝痕迹。” 读着读着,不自觉地,就想起高中时教我们体育的朱良农老师,朱老师是以爱护学生出名的。他后来调到镇政府工作,历任镇土管所所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务。没想到,多年以后我竟然成为他的下属。

那时,朱老师已经五十六七岁了,对大多数人来讲已经到了可以退休的时光了。但朱老师却是另外一个精神面貌。记得,我们对全镇的房屋挨村排查登记,补办相关手续、补发两证,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朱老师和我们一样,骑着自行车,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颠簸穿行,到了村里紧忙活,中午还得返回镇食堂吃饭。遇到天气炎热或者阴雨天,朱老师就自掏腰包请我们吃饭。 我所居住的小镇地处山区,地势高低不平,因房屋采光、积水等引起的邻里纠纷格外多。其实这属于民事纠纷,他们可以到法院起诉打官司,但朱老师总是给人调解,劝完张家劝李家,说得口干舌燥,但看到纠纷得到缓解,他高兴得像个孩子。

2001年,朱老师退休了,我和同事一下子觉得没了主心骨,也一下子明白了朱老师严格要求我们的良苦用心,他对我们的苛求,是盼着我们能够尽快撑起大梁。 去年国庆节,我和同事一起去村里看望朱老师。 朱老师那时73岁,比想象中的老人年轻多了,除了头发花白,精神与退休时没有多大差别,依然风趣、健谈,精力充沛、蓬勃向上。 他家的四间小屋收拾得纤尘不染。在最东边的一间屋,透过窗户,人工湖尽收眼底,近处的梨树、远处的山岳,如同一幅层峦叠嶂、错落有致的山水画。走出小屋,干净整洁的小院花香四溢,恬静温馨。

我们走到村北一个小广场,粗壮的红色圆木栏杆与湖水一线之隔。放眼望去,湖水平静,偶有鱼儿跳跃,在阳光下闪着银色的鳞光。湖边有亭台楼阁,飞檐翘角,玲珑别致。高耸入云的莱山倒映在明净的水面,湖光山色相映成辉。每年四月中旬,梨花盛开,这个小村庄便掩映在白色的花海之中,宛若人间仙境,梨花节还会引来八方宾朋。 在小广场上,我们遇到村里几位垂钓的老人,从他们口中得知,我们脚下的这个小广场,当年就是一个大垃圾场,臭烘烘的,一到夏天,苍蝇蚊子到处飞。 朱老师退休后,积极协助村“两委”,献计献策,整治村容村貌,他带头捐资三万多元,修村路、清垃圾,美化环境,把一个脏、乱、差的小村庄,打造成梨花观光打卡地,其中饱含了朱老师多少心血和汗水,村里的父老乡亲都看在眼里,暖在心里。

村里若有婆媳不和,邻里纠纷,朱老师总是上门说和,并在自家街面墙写上标语:“旧街老邻似亲友,和睦相处事事宜,尊老爱幼是美德,互敬互爱代代传”,尽量在村里营造一种和谐文明的新风尚。 朱老师始终以年轻的姿态,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做事。因工作成绩显著,曾多次被评为市先进工作者、市劳动模范。退休后,他的家庭还被烟台市妇联、烟台市综治办评为烟台市“平安家庭”标兵户,获市“五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那一摞摞的荣誉证书,是朱老师辛勤付出的见证。 有人说:真心为他人好,甘愿为人民服务,在服务的过程中,成全了他人,最后也成全了自己。正像短文《年轻》中写的:在你我心灵的深处,同样有一个无线电台,只要它不停地从人群中,从无限的时间中接受美好、希望、欢欣、勇气和力量的信息,你我就永远年轻。这或许就是朱老师年轻的奥秘吧。

责任编辑:卓玛拉初

上一篇:幸福是有温度的

下一篇:童 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