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在鹤庆县城小学读书,居住在姨妈家里。姨妈家人口多且全家依靠姨父的薪水生活,所以家里并不宽裕。在那精打细算的日子里,我们每天粗茶淡饭。 有一天,那粗茶淡饭的日子看来也已经过不去了,原因是姨妈家煮饭的铁锅锅底裂了。那铁锅是一尺八口径的铸铁老锅,它的特点是锅底比较深,这种锅容量大,可以同时在下面煮菜,上面蒸饭。按理,锅坏了买一口新的便是,姨妈家虽穷,但也并非买不起一口锅。可姨妈走遍了大街小巷,却买不回一口和原来一样既省柴火又省事的锅。那时,县城里卖的锅都有了改进,锅底比较浅,铸铁也比较薄,被称为“节柴锅”。可姨妈却觉得那“节柴锅”不好用,不能同时煮菜蒸饭。也因此,姨妈为烧火做饭的事犯起了愁。 街坊邻居知道姨妈家的事后,纷纷为姨妈出主意,有的说,买口新锅,再改一下灶膛便能省柴火;有的说,把棉线穿进锅底裂缝处,再煮一锅糨糊,待锅底烧出灰垢,裂缝就能堵住了。姨妈选择了后者,她让姨父用棉线和糨糊把锅补好了,可补好的锅用了没几天又漏了,而且裂缝比原先的更大,以致锅里的水能把灶膛里的火浇灭,看来这锅已经非换不可了。说来也巧,正在这时,街上传来一阵“补锅,补缺子锅——”的吆喝声,这让一筹莫展的姨妈眼前一亮,似乎看到了希望。 只见那高声吆喝的补锅师傅肩挑担子,担子一头装着炉子和风箱,另一头装着补锅工具,还挂着一口破底锅。姨妈叫住补锅师傅,请他到了家里,问他:“这锅能不能补?”只听那补锅师傅说:“这口锅补好了,保证你能再用十年。”听了他的话姨妈高兴极了。只见补锅师傅端起锅来就往外走,在姨妈家门口开始摆弄起了做手艺的摊子。 见补锅师傅到来,我和小伙伴们便围了上去。补锅师傅慢条斯理地先在路边做了个锅底形状的坑,再把需要修补的锅歇在坑里,然后才坐上小马扎点燃了炉火、拉起了风箱。火炉里的火迅速燃烧起来,补锅师傅先把裂缝的锅底放在炉子上用火烧红,紧接着拿出一口带嘴的锅架在炉子上,往锅里放进适量的铸铁、铝和铅等金属碎片,在火力的作用下,那锅里的金属很快就融化了,补锅师傅迅速地把金属液体浇到裂缝位置,再迅速拿出一个破布团子在裂缝位置上来回抹,随着一阵吱吱声响,破布团子冒出了一缕青烟,随后,补锅师傅便把锅底打磨修整好,这补锅的活计就算完成了。 姨妈高兴地付过一元钱后,满意地开始生火做饭。然而,我和小伙伴们看补锅师傅做活的兴致却还未消减,都学着补锅师傅吆喝着“补锅,补缺子锅——。”那天,请这位师傅补锅的人家不少,一天下来,他一共赚了10多元钱。那年月里,一天能赚10多元钱是很了不起的事,难怪那时,鹤庆流传着“饥荒三年饿不死手艺人”的俗语。 如今多少年过去了,再回到鹤庆县城时,那“补锅,补缺子锅——”的吆喝声早已远去。姨妈家烧火做饭也告别了昔日的灶台,用上了液化气灶具和抽油烟机,厨房里,煎锅、炒锅、炖锅和蒸锅一应俱全。再到城乡各地看看,老旧的柴火灶具早已被淘汰,现代化的厨房已成为时尚追求,人们已悄然走进了富裕文明的新时代。时代变迁,唯一不变的是萦绕人心的阵阵乡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