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家经济上都困难,但人们重视亲情。春节期间,几乎每家大人都会带着孩子走亲访友。我是男孩,走路不嫌累,父亲走亲戚时便会带上我。 不过跟着父亲走亲戚,一路上总会被父亲“教育”一番,说什么到了亲戚家,说话要有礼貌,人家把食物递到你手中,要双手接着,要说一声谢谢。吃饭时,不能狼吞虎咽,要细嚼慢咽。大人们说话时不能中途插话,要等人家把话说完,再把自己的意见谦虚而有礼貌地说出来……那时候,我虽然认真听着父亲讲的话,但总觉得父亲有点小题大做了。 一次,父亲带我回家看望伯父伯母。到了伯父家,我侧着头观察父亲的言行举止,发现与他在自己家里明显不一样。他坐着时双脚往内夹着,不似在家里那般随意。伯母端来一碗热茶,父亲弯着腰,双手接过,然后客气地说,谢谢大嫂。吃饭时,父亲也如教育我那样,小心翼翼地夹着面前的菜,然后放到碗里,动作慢而斯文,吃饭的时候也是细嚼慢咽。吃完饭,伯父、伯母招呼我们去客厅里聊天,父亲很认真地听着,直到伯父把话说完,他才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伯父、伯母说话时,父亲突然想咳嗽,但他极力克制着,直到伯父讲完那句话他才匆忙走出屋外咳嗽几声…… 父亲虽已去世多年,但小时候他带我走亲戚时的言行举止一直深深影响着我,这不仅是父亲对我的爱,更是家风。每次我带着儿女走亲戚,都会把父亲的教诲讲给他们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