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泽糯米做汤圆,沸水飘银富贵咸。入口绵甜滑润爽,阖家欢乐醉天年。”不知不觉,张灯结彩的元宵节又如约而至,使我的思绪悄然回到了童年。 记得儿时,每到元宵节,母亲就开始忙着给我们包汤圆。母亲卷起衣袖,把半碗炒熟的花生粒倒在菜板上,挥动菜刀,小心翼翼剁成细细的颗粒,然后与白糖和干桂花混合,搅拌均匀。接着,把提前磨好的糯米粉倒入一个大盆里,浇上放了猪油和少许盐的温开水,从容地搅和起来。这是一道复杂的工序,水多了,糯米粉不成形,水少了,汤圆没有韧性,口感差。 母亲的手灵活地揉着粉团,从左往右,从上至下,从里到外,从四面八方柔软而游刃有余地使着劲。不一会儿就把白白胖胖的糯米粉团掐成一个个小圆球,用擀面杖压扁,裹上诱人的花生白糖桂花馅,又仔细包好,然后在手心里滚动成形,放入大簸箕里。 我们眉开眼笑,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美味的汤圆洁白晶莹、馅多皮薄、糯而不黏,入口即化。花生、桂花、白糖与酒酿的醇香蜜浆更是一下子流进胃里,热乎乎的,把早春的寒冷一扫而空,带给我融融的暖意,让人回味无穷。正如《舌尖上的中国》所说:“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然而,我想说,这是亲情的味道,更是团圆的味道。 长大后,我远离家乡,多年没有尝到母亲包的汤圆了,但那种幸福的味道永远留在我的心坎里,从不曾忘记。每年元宵,母亲还会提醒我:“今天是元宵节,别忘了吃汤圆哦!” 元宵,好一碗酒酿桂花汤圆,里面有浓得化不开的亲情,带着烟火里的深情,无声无息地融入了我的生命。汤圆里蕴含着母亲对我深沉的爱,缕缕浓香,从唇齿间一直走进心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