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启蒙老师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吴姗蕙 发布时间:2021-11-16 11:35:20

“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这首《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团歌是我有记忆以来学的第一首歌,是我的启蒙老师和胜辉一句句教我唱的。彼时,他是维西县维登乡北甸村的团支书,也是北甸村新宝厂社的一师一校代课老师,他把团歌教给村里的年轻人、学生娃娃,也教给幼小的我。我喜欢偷偷把玩他藏在木箱子里的团徽、党徽还有一叠叠奖状,他发现后也不生气,拿过团徽、党徽擦了又擦,纤尘不染。他说:“女儿,你长大后一定要做个积极向上的人,要爱国爱党,奉献社会,用青春拥抱时代,用生命点燃未来。”当时的我并不明白此话何意,但是清晰地记得,我狠狠地点头答应。一路走来,我努力学习,入团入党,积极向上,活成他想要看到的样子,可惜他却再也看不到了。

小时候,我们家是真的穷,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只能靠瓜果蔬菜和洋芋果腹,诚然,这种情况在90年代的新宝厂来说很普遍,有时候一场冰雹就会毁了庄稼、折了粮食。于是,我的启蒙老师,也就是我的父亲,他决定用知识改变家庭窘境,做一名默默无闻的乡村教师,当时的月工资虽然只有60块钱,但勉强能解决一家人的温饱。就这样,父亲成了我的老师,在家教我为人处世,在校教我读书识字。

父亲喜欢看书,遇到难读的字他就查字典,从来不会蒙混过关,查到了就记下来,他说:“教书也好,识字也好,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弄清楚字音字义,向字典取经,不能猜着读,不能做让人耻笑的‘瞎白字先生’。”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教书多年来,他兢兢业业,从未读错教错过任何字句,虽然他只是初小毕业生。在父亲的教育下,我的拼音、识字基础打得很扎实。

1997年的六一儿童节是我最难忘的儿童节,也是我过的第一个儿童节。那时候,各村民小组的学生都要翻山越岭到北甸完小统一过节。那天清晨的阳光格外明媚,刚上一年级的我穿上奶奶借我的回力牌胶鞋,她把鞋带绑了又绑、紧了又紧,生怕鞋子从脚上掉下来。在父亲的带领下,我们十多个学生满心欢喜地向北甸村前进。到北甸完小之后,我们参加了儿童节活动。我参加了歌咏比赛,一首父亲教的《光荣啊,中国共青团》让我登上小小的领奖台,我第一次感受到了鲜花和掌声,第一次见了“大世面”,内心别提有多自豪了。当天,我们一年级的同学还有个特殊待遇,那就是在庄重的升旗仪式后戴上红领巾,升级成为少先队员。我摸着学姐替我戴上的红领巾,一股归属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从此我就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了,我一步步在向父亲靠近,朝着他的方向努力奔跑。

父亲是个热心肠的人,自己没几个钱,自家都揭不开锅了,但是看到穷苦人家的孩子因为交不起课本费上不了学,他就自掏那干瘪的腰包替学生买书。当时,山那边的彝族孩子来我们村上学,有9个学生因为家庭困难买不起课本,打算辍学回家,父亲知道后,自己向发课本的部门赊账,用工资抵押,给他们买了课本。事后,学生家长带着老母鸡来抵债,他硬是不收,母亲骂他憨,说他白干了几个月,弟弟也在一旁说:“我想吃白米饭的梦想泡汤了。”对此,父亲摇了摇头,没有丝毫动摇,他说:“在我们大山里,知识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他们要是不能上学的话,以后就会被限制在比我们这里还艰苦的高山里,只能以放牧为生,以后还可能影响他们的子女,世世代代翻不了身,我们家克服一下就能拯救那么多家庭,值了!”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中,我葆有一颗赤诚温暖的初心,传承着他那济贫助贫的精神。

2019年9月21日是个灰暗的日子,那天大雨滂沱,3年未进山的父亲因出义务工砍木条跌落沟底,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一时间,我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我想看父亲变老的样子,想看他笑,哪怕是哭也行;想听他教育我,哪怕是骂我也行,可是他回不来了。回想这些年父亲对我的教导,我真的特别感激,他不仅生我养我,还是我真正的启蒙老师,一个让我难忘的、遗憾终生的启蒙老师。


责任编辑:泽仁拉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