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霞给村领略藏族文化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张国华 发布时间:2021-01-26 09:22:19


走进香格里拉霞给民族文化生态保护示范村,领略藏族文化就从我小时候(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最初3次来到中甸县城,途经霞给村的印象说起吧!那时候,霞给村的发展情况也与我的家乡尼汝村差不多,最大的差别就是当时国家森工企业小中甸林业局在硕都岗河流域双桥段砍伐原始森林,当时林区公路已经修通了,可以搭乘运输木料的汽车,但是运输木料的车辆并不多,搭车要靠运气。

我第一次来中甸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读小学的时候,与杨通信老师一起来购买教科书,也可以说是来当背夫。杨通信老师是当时尼汝完小的校长兼教师,纳西族,到了尼汝后他学会了一口流利的藏语,后来在尼汝安了家。当时,中甸独克宗古城的四方街是中甸县城最热闹、最繁华的地方,人来人往,也算是一条商业街,街道两边都是商铺,生意十分红火,我们在那里逛了个够,直到满载而归。这件事至今我还记忆犹新。那时候,我年龄小,既要背东西,又要赶路,感到非常艰辛,幸亏在新华书店里没有买到教科书,回去的时候就免去了背教科书的苦差事,可以说是轻装上阵,只感觉到霞给村一带时,那里的风特别大,大得仿佛要把人都吹走。此前,只耳闻过那里的风特别大,此次经过真是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霞给村风的特别之处。

第二次来中甸是在我读初中的时候,那时候我在洛吉附设中学读书,我跟我的大姑爹鲁茸一起来的。他负责管理我们红星生产队的马帮,我跟他来采买年货。那时候来中甸采买年货来回路程需要走6天,人背马驮,翻山越岭,风餐露宿,起早贪黑,十分艰辛。说起来过一个新年,来中甸备点年货也很不易。此次路过霞给村一带,来回都随马帮走,比第一次轻松多了,不用背负任何东西,也可能与年龄的增长有非常大的关系。在路上,鲁茸大姑爹一路给我们讲沿路村子的风土人情,来到霞给村扎朗的时候,他说,这里叫“扎朗”,因道路从大岩石下面通过而得名,这大岩石上面有自然形成的噶玛巴大宝法王石像,大岩石下面有大宝法王加持过的泉水,后来村民们在这里建了烧香台,供奉并纪念。他还指着远处的村寨说,那里叫“色雅”,曾经大宝法王去四川贡嘎雪山路过那里,看见过公牦牛那么大的金子,故名(“色”意为金子,“雅”意为公牦牛)。

第三次来中甸是我来中甸一中读高中,有家里人护送,有马驮行李,还有其他来中甸读书的学生一路同行,大队人马,有说有笑,不知不觉就路过了霞给村一带,该村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发生了变化。比如,那时候,中甸县城的红太阳广场最热闹,商业中心从古城四方街迁移到红太阳广场,那里建起了农贸市场,市场里的农贸产品琳琅满目,想买的东西几乎都可以在那里买得到,可以说是农村推行联产责任制的伟大成果,记忆很深刻。

3次来中甸,都是徒步通过霞给村。上了高中以后,来中甸的次数越来越多了,有晴天的时候,也有阴天的时候,还有大雪纷飞的时候,直到1992年7月在中甸县城里参加工作。

随着迪庆州旅游开发地不断加快,香格里拉旅游热不断升温,旅游观光项目地不断增加,霞给村也乘着旅游这一东风,从传统文化的恢复保护着手,打造起民族文化生态保护示范村,让游人从中领略藏族文化。霞给村变成了游客来香格里拉旅游必去的地方。

霞给民族文化生态保护示范村在藏族原村落的基础上,建成了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的最后一站藏族文化走廊。霞给村占地500亩,有22户人家120人,是一个融自然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藏族自然村落,村内有典型的藏族传统民居建筑,村民保持着藏族独有的生活生产习俗、藏传佛教文化、饮食文化及传统民间手工艺文化。

走进香格里拉霞给民族文化生态村领略藏族文化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尽情地欣赏一个典型藏族村落的过去与现状。那里有青稞糌粑和牦牛酥油的芳香,村里的香格里拉印经院的建成更是为当地藏族文化锦上添花,可以让人深刻感受藏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霞给村坐落在从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往普达措国家公园方向15公里处,是一个典型的藏族村落。“霞给”藏语意为白岩石村,这里依山傍水,山清水秀,草甸平坦,土地肥沃,牛羊散落,一派高原藏乡田园风光。每当走进村子里,都可以尽情感受古老厚重的建筑文化、多彩纷呈的服饰文化、色香味美的饮食文化、内容丰富的歌舞文化、独具特色的民居文化、绝伦精湛的工艺文化的熏陶,这些都承载着沉甸甸的藏族文化内涵,一切都充满着喜悦与希望,诠释着人与自然和谐的藏族传统生态文化观。曾经,这里是大型电视连续剧《香格里拉》《女马帮》《金凤花开》《茶马古道》场景拍摄地,充分体现了其文化价值。

我在很久以前就耳闻,迪庆在历史上没有建立过印经院,觉得很遗憾。西藏有纳塘印经院、拉萨雪新印经院,甘肃有卓尼印经院、拉卜楞印经院,四川有德格印经院,青海有塔尔寺印经院、拉嘉寺印经院,这些印经院的存在对藏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传播和保存起到了重要作用。

现在,我很欣慰的是来到香格里拉霞给民族文化生态保护示范村,在那里可以尽情领略20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香格里拉民营企业家旺堆策划筹建的香格里拉印经院,该印经院内藏《甘珠尔》108部、《丹珠尔》203部以及藏传佛教各大教派文献著作的原始印经木刻版本共162000片和6000幅艺术画板,印刷木刻板的内容涉及佛教经典及哲学、天文地理学、政治经济学、藏医学、历史、文学、音乐、美术、工艺技术文化等,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是值得一去的地方。

藏文《大藏经》是一部藏传佛教的百科全书,相传最初是从梵文翻译过来的,公元七世纪吞弥桑布扎创造藏文以后,在藏区开始从梵文翻译藏文佛经,特别是在公元七、八世纪期间,许多译师翻译了一大批佛经,其中包括从梵文、汉文及其他文字译出的。据大约在九世纪初编纂成册的《邓迦目录》记载,当时已经译出藏文佛经700多种。在十一、十二世纪,译师们继续翻译了不少藏文佛经。至十二、十三世纪,西藏那唐寺主持菊登日比热赤和他的弟子卫巴洛赛把过去译师们所译的藏文佛经编纂成第一部藏文《大藏经》,内分《甘珠尔》和《丹珠尔》两部分,到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在南京刻印了藏文《甘珠尔》,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在北京又补刻了《丹珠尔》,此后在西藏等地相继形成了许多大规模的藏文《大藏经》印经中心。

明代,在迪庆境内也刊刻过《甘珠尔》,明朝历代丽江木氏土司崇信藏传佛教,大兴寺院,大力扶持藏传佛教的发展。明万历四年(公元1577年)木氏土司府出巨资在小中甸康萨林寺刊刻《甘珠尔》。在刊刻期间,噶玛巴红帽系六世活佛却吉旺秋十分关注此项工程,并且借出他所珍藏的旧版《甘珠尔》,以利对照。至明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甘珠尔》刊刻工程竣工,在康萨林寺举行隆重的开光典礼,却吉旺秋活佛亲自主持仪式,丽江土司木增也参加了开光典礼,木增把《甘珠尔》木刻版视为镇宫之宝,珍藏于小中甸木天王宫,其王宫城墙遗址今天仍有遗存。公元1674年,蒙古和硕特部占领中甸一带,固始汗的孙子达尔杰布硕克图汗见到了《甘珠尔》经版,便下令搬迁到理塘长青春科尔寺保存,今在该寺仍能见到残版。

《丹珠尔》,即《注疏部》或《大藏经论部》,是释迦牟尼佛以后佛教学者和大译师对《甘珠尔》的注疏和论著,其中包含较多的哲学、文学、语言、天文、历算、医药、工艺、建筑等方面的典籍,是研究藏族古代文化的重要文献。全书约有218函左右。《丹珠尔》版本较多,主要有德格、北京、那唐、卓尼、理塘等版本。

藏文《大藏经》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1986年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成立以后,在四川成都成立了《大藏经》对堪局。国家出资对《大藏经》对堪出版,计划用15年出版150部。截止1996年底,中国藏学出版社已出版了9部《甘珠尔》,另有6部已完成录入排版,共计约2000万字。2008年全部完成出版,目前该版本是一部最完善和最权威的藏文《大藏经》版本。

从一些零散的资料和民间口碑传说看,明代木氏土司在小中甸康萨林寺刊刻《甘珠尔》的时候,霞给村也是一个刊刻点,因为当时这里有成片的黄桦树林,就地取材非常方便,可以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另外,据说这里的黄桦树做成印经板,材质最为上乘。旺堆老板后来在这里建起香格里拉印经院也有这个缘故。

在香格里拉霞给民族文化生态保护示范村里领略藏文《大藏经》魅力的同时,还可以在工艺作坊现场体验木器、牛角、唐卡、藏香、石刻、银器及刀具等制作技艺,分享多项静态和动态文化的展示,使濒临失传的藏族文化和民间手工艺得以保护和传承。近年来,该村被云南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村”,共青团云南省委授予“青年文明号”,云南省旅游局授予“云南旅游特色村”等称号,属国家3A级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被世人誉为“香格里拉第一村”。

目前,该示范村正在创建交往交流交融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集体,也有不少远道而来的游客们在这里感受藏族文化,不断加强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谱写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

2009年3月8日,电视连续剧《金凤花开》在香格里拉霞给村印经院里拍摄,拍摄男一号张东海(王学兵饰)和女一号金凤(左小青饰)在寺院里开展民族宗教工作的剧情。(张国华 摄)

     在《金凤花开》拍摄现场,当地群众演员纷纷与白族姑娘金凤扮演者左小青一起合影留念。2009年3月8日下午,我作为剧中中甸土司的扮演者与左小青合影留念。(张国华 摄)

霞给藏族村民秋收洋芋。(张国华 摄)

霞给村藏族村民在门旁一边休闲一边念诵玛尼经。(张国华 摄)

霞给村藏族村民制作木碗。(张国华 摄)

霞给村藏族婚礼迎亲场面。(张国华 摄)

霞给村藏族民居边摆设的石刻。(张国华 摄)

霞给村藏族民居火塘。(张国华 摄)

霞给村藏族民居里展览的各种工具。

霞给村扎朗岩石上的岩画。张国华 

香格里拉印经院。(张国华 摄)

香格里拉印经院佛藏阁。(张国华 摄)

香格里拉印经院经板墙。(张国华 摄)


责任编辑:卓玛拉初

上一篇:李贵明其人其诗

下一篇:外婆的吊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