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贵明其人其诗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杨增适 发布时间:2020-12-25 10:09:47

在《迪庆日报》副刊这块文学园地里,有一个稚气未脱的傈僳族少年逐渐长大、成熟。如今,步入中年的他已成为优秀诗人,写出了不少特色鲜明、灵动自见的作品,赢得读者(尤其是诗歌爱好者)的好评。此人是谁?地质工人李贵明。在朋友圈里被戏称为“酒鬼酒徒酒仙”的李贵明。

李贵明,男,傈僳族,1978年生于维西县。自2001年开始发表汉语文学作品,先后有诗歌、散文、评论约30余万字刊发于国内文学期刊。2010年,李贵明的160首诗歌集结为《我的滇西》,作为“香格里拉文学系列丛书”之一,由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李贵明的作品还被收入多种选本,曾荣获云南省文艺基金一等奖、全国骏马奖、民族文学年度奖、迪庆州优秀文学艺术作品成果个人一等奖等奖项。2013年,获共青团云南省委“五四青年奖章”提名,并入选云南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李贵明现在维西县民族文化研究所工作,兼任迪庆州作家协会副主席,入选维西县委联系专家。

李贵明不仅能写出个性独特的诗歌,还在民族文化研究方面展露才华。近日,云南人民出版社为他出版了专著《傈僳族历史文化研究》一书。这件事不能不在这里顺便提一提,这是李贵明自2013年转型社会科学领域研究以来所写出的一部研究型成果著作,它的价值在于填补了傈僳族历史研究中田野调查与中国历史研究成果联系深度缺乏的差距。2020年第2期《民族文学》刊发了李贵明的散文《盐的味道》。这是一篇融历史性、文学性和趣味性于一炉的好文章,分盐铁会议、天宝之战、盐的味道、红军来了、盐的解放5个篇章,阐明“不吃盐巴活不了命,不唱古歌不明事理”的傈僳族古谚揭示的哲理,值得细读。尽管李贵明在民族历史文化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他的诗人身份却是文化艺术界友人的一致认同。著名评论家柏桦赞扬:李贵明是“在一杯美酒里放浪形骸的诗人,他酒气熏天但大脑无比清醒。”还对他的诗歌作出评价:“回归的热望及忧思,构成了他诗歌吟唱的迷人复调,它们交替出现,相互应答,余音绕梁,耐人寻味。”

读李贵明的诗,能看见一个高举酒杯,用诗歌歌唱,坚守乡村田野和内心温暖的可爱的民族诗人形象。不妨抄录几行诗句印证:“故乡的梨花是多年以前的一场雪,雪花的香气使我远离痛苦,我看到白色的星辰在天空飞舞,这一世我转山转水,是要回到民谣里的家园”(《姐姐》);“一首民谣,就是一个温暖的远方,守着庄严黄昏,这高贵的孤独,像天鹅的悲伤,从血红的天空掠过。它们那么白,那么自由”(《关于一首民谣》)。在这些诗句里,本土意识和回归民族精神内核的愿望是如此强烈,既优美动人,又富含哲理,窃以为这种创作意向已上升至精神领域,远远超出了诗歌所能承载的范畴。著名评论家程光炜认为:“在我看来,他的写作风格介于从容睿智的于坚、偏执深挚的雷平阳之间,虽然不脱离已经形成的云南当代的诗歌传统这个基本结构,但是他有自己非常细腻自然和生命的宿命感,是一种更接近于诗歌本质的谦卑的心态。”

另外,李贵明的诗,另一特点是充盈。他的作品里充满单纯的幸福感,在《我的滇西》里,写了许多太阳飞翔、河流轻了、一个喇嘛在聚色顶的山上面朝太阳颂经、巴拉峡谷、火熖的头帕等景象,有了这种与外界隔绝的封闭的单纯美的信念,就会摒弃现代人相互攀比、充满人性竞争和嫉妒的文化形态。再举一例,在《姐姐》里,“风吹过田野的山岗”、“吹过马驹白色的四蹄,和蝴蝶飞翔的情绪”,姐姐的一生就很快闪过了。诗里没有抱怨,只有温馨的回忆;没有怨天尤人的着急,只有亲爱的目光始终沉静在对姐姐的情感中,让人想到一个以单纯为最高品质的历史时期,一个朴素自然的年代。

一本《我的滇西》,读来感觉细腻,诗性充盈,那遥远而陌生的边地历史,时间仿佛停滞了,让人嗅到的是“年复一年的淡淡花香”。《卡瓦格博》《维西小镇》《骨笛》《内心夜色》《关于怒江》等,写到的都是这种“自然的时间”(黑格尔语),耐人寻味。

李贵明的诗,也有不足之处,就《我的滇西》收入作品而言,尚有内容重复,风格上仿效内地诗歌的某些怪异味道,影响了民族诗人个性。

以上仅个人所见,与《我的滇西》作者共勉。

责任编辑:和建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