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春日里的雨用霏霏来形容,那夏天的雨用滂沱会更贴切,尤其在乡下,这种感受越发明显和真实。我自幼在乡下,算是在夏天的雨里长大,其中的各种感受,深有体会。 夏天雨的滂沱是带有肆虐性的,没有预兆,也毫不留情,可谓五风十雨,说来就来。那时的农家多以瓦房和茅草屋为主,粗大的雨滴敲打在瓦片上,滴滴哒哒。可恶的是此时还会伴着无情的风,风过雨来,由于很多瓦片已被风吹移了位,雨水便顺着缝隙流进屋里。这时你不得不准备各种瓢盆,这里放一个,那里接一个,甚至雨水太猛,一两个盆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虽然风雨无情,但人倒是“有情”。那年月没有自来水,吃水都要到村外的半里地去担,很是麻烦。趁雨水来临,就多准备几个大桶或大盆放在屋檐下,等一场大雨过后,盆或桶总能装得“盆满钵满”。我记得每每父母出门,总会叮嘱一句:“到时候下雨,你用盆接点雨水哦!”想想那岁月,辛酸却又无奈,谁让自己穷呢。 待在家里得准备各种瓢盆,那在外面就更难应付。放牛是很多农家孩子都有的经历,我自然不另外,要是夏天的雨来了,那撑一把伞还真挡不住事。粗大的雨滴打在伞面上,雨水很快渗透下来,再加上忽左忽右的风,不用多大工夫,人准会湿透。 别看塑料布很不体面,但在这粗暴的雨水面前却十分管用。看暴雨来临,几个小伙伴就赶快找个好的地块蹲下来,再各自抓住一只角,任凭风和雨多么狂躁,总是很难奈你何。当然若是一个人,那就系在脖子上,再准备一顶斗笠戴在头上,就成了名副其实的“蓑笠翁”。 当然这事不仅适合放牛娃,也适合读书的学子。从我家到学校有七八公里,每天早出晚归,中午不回来。因为要带午饭,就得凌晨四五点钟起来做饭,五六点出发赶往学校。人是准时,可天就不一定“准时”,尤其是入夏之后,无情的雨滴往往就阻住了前进的脚步。这时候塑料布最管用,把书包往背后一甩,再把塑料布往身后一系,也就可以大步上路。 夏天的雨似乎都是无情而可恶的,但事实不是。如果说春雨是唤醒沉睡的大地,那夏雨就是洗涤万物的心灵。它冲刷房顶的污垢,让瓦片焕然一新,洗去草木的尘埃,让叶片更绿,也洗涤人们的心灵,让我们知道阳光总在风雨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