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中秋又要到了,大小超市、街边便利店等都早已摆出了各式各样的月饼,京式的、广式的、湘式的、苏式的等等,可谓是五花八门,口味上则有老式五仁、巧克力、水果味等等,品种越来越丰富,外包装的铁盒、木盒、纸盒上都印有迎中秋的字画,加上印制精美的手提袋,显得更加绚丽多彩。行步于柜台前,闻着那沁人心脾的香味,不觉得想起儿时中秋爸爸妈妈打月饼的情景。 我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地处一个不知名的小村庄,从我记事起,家里就很穷,我们兄弟姐妹五个对中秋节的期盼,就是希望满足对饮食的欲望,能够吃上一些花生、核桃、月饼之类的食物。尽管当时的供销社也有月饼出售,但家里买酱油买醋买盐的钱都是靠几只母鸡下蛋换来的,不可能用来买现成的月饼,何况当时买月饼还要粮票,家里吃饭都有些紧张哪有多余粮票去买月饼。因此,每到中秋临近,妈妈都会提前把家里的月饼模子找出来洗净,并准备好打月饼用的红糖、花生、瓜籽、核桃等,而我们几个兄弟姐妹则在欢唱《八月十五月儿圆》这首歌中期盼着中秋节的到来:“八月十五月儿圆呀,爷爷为我打月饼呀,月饼圆圆大又香呀,一片月饼一片情哪……” 不过,打月饼是个“大工程”。中秋前的某天,妈妈、爸爸和年龄大一点的哥哥姐姐都起得很早,有的剥花生、有的嗑瓜籽、有的砸核桃,妈妈将这些炒熟后再碾碎,与红糖搅在一起拌成月饼馅,随后和面准备月饼皮。在和面时,要加一些油,这样做出的月饼才又酥又香。开始包月饼,妈妈不让我们兄弟姐妹动手,怕我们掌握不好馅的多少而导致月饼包不上,我们只能负责把月饼放到模子里,压平后再“咣当”一磕扣出来,带有模子花纹的月饼算成型了,一个个摆在案板上。 月饼做好后,就该烤制了。那时家里没有烤箱,爸爸就在我们和妈妈包月饼时在院子一角支起一个大灶台,然后在灶台上放一块刷净的大铁板,一个土烤箱就算做成了。烤制时,妈妈承包了灶坑烧火的任务,因为这个烧火不同于一般做饭时的烧火,是个技术很高的活,火大了可能就烤糊,火小了可能就烤不熟,即使烤熟了,月饼的成色也不好看。待铁板烧热,爸爸便用刷子在上面刷一层油,把月饼一个个摆上去,上面再刷一层油,盖上铁锅盖。过一会掀开锅盖,把月饼翻个个继续烤。我们在旁边听着月饼发出的“滋滋”声,馋得直吧唧嘴。两面都烤熟以后,香喷喷的月饼就出炉了。 在当时,中秋不自己烤月饼的家庭很少,但不是每家都有月饼模子,一个月饼模子总是你借他也借,因而烤出的月饼样子基本是一模一样。月饼烤好后,除留下几块自家人中秋晚上享用外,亲戚邻居还相互赠送。当然,送别人时都会用一张草纸把月饼包好,在上面放一张自己剪的四四方方的红纸,然后用纸绳按“十”字形扎起来,在上面再系一个网扣,这样送人时提着十分方便。 现如今,各式月饼都提前上市,人们可以挑着样子买。即使在农村,购买月饼也早已不成问题,再也没有人自己打月饼了,过去的月饼模子恐怕也不知去向了。不过,看着超市商场内令人眼花缭乱的月饼,仍忘不了儿时的时光,很想再和爸爸妈妈兄弟姐妹们一起和面,一起做馅,亲手打上一炉月饼,然后坐在一起品尝这家常甜蜜。 |